00:00
中国数据库的前世今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数据库技术经历了从萌芽到初步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的探索和实践,不仅为后来的数据库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在全球信息技术领域的地位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当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对数据库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加。就像视频中所提到的实际问题,面对两麻袋的发票,怎么能够快速而又准确的整理数据,而不是靠大量人工、花费大量时间去手动输入,不仅效率低下,准确率也无法保证。
01:09
这时,数据库的实际作用就体现了。这种需求不仅推动了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也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方向。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开始大量引进国外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和软件技术,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这些技术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国内的技术储备,也为后续的自主研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在高型科研机构的推动下,中国的数据库研究逐渐深入,许多高歇设了数据库相关的课程,培养了一批专业的数据库技术人才。这些人才在科研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个人认为,加强数据库技术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要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才能让更多的年轻人投身数据库技术的研究和应用。80年代中后期,随着数据库技术的逐渐成熟,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02:09
企业管理、金融、科研等领域都开始广泛应用数据库技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优化业务流程。这些应用不仅推动了各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也为数据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90年代的核心的业务是要解决OLTP的问题。视频中提到了银行通存通兑问题,当时中国并没有先进的技术可以实现实时到账、异不异地存取信用卡等业务。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没有数据库技术的支持,因此我觉得视频中老师提到的核心的业务是要解决OLTP的问题是高度准确的。有了目标,中国就针对这个痛点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并且也因此解决了铁路客票系统这一世界级难题。在众多铁路网络和大基数人群基础上。
03:03
依然能通过使用数据库让民众足不出户就能进行购票,也一并解决了黄牛的问题。在21世纪初,全球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挑战,Y two k千年虫晰。这一晰源于计算机系统在处理日期时仅使用两位数表示年份,导致2000年被识别为1900年,进而引发一系列潜在的问题和故障。对于依赖数据库技术的中国来说,这一危机同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y two k危机,中国政府和企业迅速采取行动,对关键领域的数据库系统进行了全面检查和升级,通过加强数据标准化、优化系统架构、提高数据安全性等措施,有效避免了因日期转换错误导致的系统崩溃和数据丢失等问题。同时,这一过程也推动了中国数据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10年代,各类新型数据库出现,其中包括mysql rad和mugab等开源数据库。
04:10
MYSQL作为一款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其稳定性和易用性著称。它支持高效的事物处理和复杂的查询操作,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高可靠性数据存储的场景。于我而言,我在自己写某个后台管理系统时,我也会使用MYSQL来实现各种业务逻辑。对于Java语言,MYSQL有很好的兼容性,使用起来也很简单。Reddis则是一款高性能的键值对存储系统,以其极快的读写速度而文明。在分布式系统中,我会使用reddis来实现令牌桶对系统进行限流,避免出现一次性高并发请求导致网站崩溃。腾讯云数据库MYSQL提供99.9996%的数据可靠性和99.95%的服务可用性,拥有完善的数据自动备份和无损恢复机制。
05:07
这为我们开发者或企业提供了极高的数据安全保障,也不用花费时间去备份数据,更不用担心数据丢失的问题。腾讯云数据库MYSQL支持多种安全功能,如透明数据、加密、审计、线程池、热点更新堡、SQL限流等,确保数据的安全性。使用腾讯云数据库可以更安心的存储包含个人信息的数据,不用担心数据库会被攻击并泄露信息,易于维护腾讯云数据库MYSQL提供了可视化的运维操作页面和自动备份的能力,降低了数据库运维的门槛,对于我们个人开发者来说很友好。腾讯云数据库MYSQL支持多种实例类型和存储类型,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配置,能满足绝大部分我们的需求。这些新型数据库的出现和发展,反映了数据库技术正朝着多样化、专业化和云化的方向发展。
06:09
他们不仅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灵活性,也为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数据库技术将继续发挥其在信息时代的核心作用。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库是不可或缺的,越来越多行业正在数字化转型,这意味着有大量的数据需要处理,同时对数据处理有不同的要求,也就需要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因此数据库未来是有极大发展空间的。有了数据库,不仅仅能够快速的规整数据,实现数据联通。同时也能使用类似power BI等数据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更直观的了解到业务的发展变化,中国的数据库发展会蒸蒸日上。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