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的三年,因为出行不便,用户消费场景不断向线上转移。大家可以感知的是,除了餐食,我们在家中,通过美团、饿了么等,几乎可以点到生活中所需的一切,无论是买衣服还是买生活用品。对于大城市忙碌的年轻人来说,下班路上下个单,到家就能收到。家里有老人的年轻人感受也最深,平时给过年过节给家里人买个小礼物,不舒服的时候买个药,解决了很多烦恼。
消费者的需求之下,大卖场、便利店、夫妻店……各种各样的线下实体门店纷纷入局,对实体商户而言,即时零售为线下门店打开了一条高速增长的新销路。
在媒体的报道中,各类实体门店依靠即时零售实现业务增长,有去年年5月北京疫情期间实现了月销百万的通州夫妻小店,也有人民日报最近报道的一家小店,位于北京朝阳区鼓楼外大街,仅用17天就开启一家门店,开业不到两个月,通过即时零售和数字化运营,实现盈利。
透过这些实体门店的销售增长,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即时零售也改变了实体门店的经营逻辑。
首先是选址,不少实体门店主做线上,这样的经营模式对便利店的选址、装修要求不高,就能省下了不少钱。
其次是选品,此前受到媒体关注是通州小店,它们一开始就瞄准了客户群体,即时零售的消费群体大多是年轻人,店主就挨个把通州的小区考察了一番,最后选了一个周边都是年轻人居住的小区,且靠近地铁,年轻人上班的时候还能路过,能认得店铺。 其次,年轻喜欢什么网红产品,需要什么,小店就挑选高性价比的商品来进货。春天的时候卖野餐垫、烧烤炉,夏天卖防晒服、电蚊香,还有年轻人搬家常用的纸箱、编织袋、衣架甚至被褥。如果有线上店铺没有的,打电话给店主,店主还会帮忙去进货。
可以看到,这些能够洞察需求的夫妻店,老板大多头脑灵光,借即时零售东风,他们对实体店的“改造”是多维度的,包括丰富商品结构、提升库存量准确率、优化备货、降低缺货退款等。
同样的逻辑之下,依靠数字化系统经营的实体门店选品则更为精准。店主郑明月介绍,开店前,系统会提供小店周边5公里内消费者的历史消费数据、搜索数据,清晰勾画消费者画像,让郑明月选品时有的放矢。营业后,系统还会根据销售情况、时节变迁、爆款变化及时提示,让郑明月同步消费者需求。
他举例,开店初期,自己一口气进了40多种薯片,涉及多品牌、多口味、多种包装款式。运营1个月后,系统提示有10种薯片销售记录为零。“这时候就要赶紧打折清仓,及时补充爆款。”郑明月说,开店短短4个月,自己已经淘汰了上百种商品,也新补充了90多种。
此外,接入即时配送后,郑明月在平台大数据和运营的助力下,积极探索新模式。他租赁非核心地段的门面,降低房租成本;店铺摆设密集,以此摆放更多商品,实现快速分拣、提高坪效。在减少人工、房租成本的基础上,即时零售还通过优化商品结构、满足长尾需求,以此增加订单、提高毛利率,保证稳定的现金流。
大家通常看到是实体门店的渠道和销量变化,而更重要的是,对于实体门店来说,即时零售带来的不仅有渠道变革,更重要的是运营商业逻辑的变化。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