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敏捷迭代,解锁云上增长新路径

从“上云”,到“云上”,业务数字化的增长驱动正在发生变化。对于企业而言,“上云”只是驱动业务数字化增长的第一步,让技术手段结合业务产生价值和长远帮助才更具备价值。同时,在解决企业云上多场景业务和应用的有效落地上,“敏捷迭代”是关键一步。

在上个月,火山引擎召开的“数字新引擎,云上新增长”为主题的2022火山引擎FORCE原动力大会上,对全线云产品解决方案进行新一轮全面升级,并将“云上增长新动力”三个核心要素总结为:敏捷迭代、数据驱动、体验创新。敏捷迭代,在当下最佳实践是云原生,它为数字业务的灵活性和可用性负责;数据驱动,则通过发挥数据资产价值,为决策和运营的科学性负责;体验创新,通过丰富内容和交互为最终用户的体验负责。

其中,敏捷迭代,作为驱动以上数字化方法论的最基础底座,不仅要求在技术架构层面,对涉及到的计算、存储、网络,乃至硬件层面进行持续性能和稳定性上的升级,以支撑来自内外部用户不断变化的诉求,同时,还要与数据增长和体验内容化/视频化运营两个板块进行联动,对整体产品效能产生一种核心推力。

当业务要敏捷、要创新,云原生成为最短路径

敏捷迭代,源自互联网行业,其最本质的涵义和目的其实是相较于瀑布式开发,从需求到设计上线每个阶段兼顾一定质量的前提下追求更高的效率,更注重以较小的成本快速试错、小步快跑,以响应客户侧不断变化的诉求。如今,敏捷迭代思想已经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场景,包括业务也包括商业模式,并不局限于研发模式本身。于是,当“变化”才是市场新常态的背景下,企业需要“敏捷响应”的意识和“高效迭代”的能力。

但正如深势科技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张林峰所言:“敏捷不是一个你意识到就能做到的事情,需要一系列基础支撑进行能力的构建。”

2018年成立之初,深势科技希望能够将人工智能和分子模拟算法,应用到医疗药物研发和工业材料设计两大领域。作为一家面向科研领域提供技术服务的企业,保持自身科学算法的领先性和业务场景的扎实落地,是非常明确的。

例如,深势科技搭建的新一代药物计算设计平台Hermite™,融合了蛋白结构预测Uni-Fold、自由能微扰计算Uni-FEP等核心算法,目前已为数十家知名上市药企提供服务。

技术层面,毋庸置疑,AI+蛋白结构预测的领域研究发展非常迅速,势必要构建更大规模的算力平台、承载更为密集的数据量,以加快算法模型的突破;业务层面,使用该平台的用户恰恰是对药物、材料研发追求科研效率的B端企业科学家们,问题的本质仍然是用计算代替科学实验;竞争层面,时间和效率直接影响了深势科技在激烈竞争环境中的先发优势……这些,都迫使深势科技从诞生之初,就需要一种非常敏捷的能力,至少能让创新成功的概率变得更高。

对于深势科技而言,其中一项关键选择是,很早就开始接触云计算解决方案,利用云上高弹性等特点,对底层资源调度遇到的一系列瓶颈进行了突破。这个过程历经从算法阶段,到软件工程化阶段,再到产品商业化阶段的转变,在张林峰看来,“每个阶段都有鲜明的特征,需要有的放矢,抓住关键部分进行快速迭代。随着业务规模的增长,企业的需求逐渐变成云原生概念带动下的需求点,如云原生的科学计算、云原生的工业生产等。”

而上云,继而走向云原生,在深势科技早期看似是一种被业务需求“推着走”的实践,但实质是经历了由源于业务,到先于业务的路径演变。2022年,深势科技选择与火山引擎合作,基于GPU加速科学计算解决方案,提升了其在弹性扩缩容和超高并发吞吐的能力,降低了运维成本,让深势科技得以专注在构建应用本身,无需直接购买和管理底层服务器等基础设施。

“现在中国处于高速发展中,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我们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现在能做的就是不断快速试错,找到创新的方向,唯快不破。”火山引擎总裁谭待说道。

这意味着要效率,问谁要效率?过去是问管理、问供应链要效率,但原有条件下的效率提升已经接近极限。例如想要再进一步提高组织运营效率、提升企业内外部上下游整个链路的合作效能,传统IT既不具备连接多源异构的泛在算力,也无法承载海量数据,更不能多触点高效连接客户。

此刻,唯有在云上才能打造一个新的基本盘。企业的敏捷、创新,如何从云计算的命题里找答案?

在谭待看来,敏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云原生。云原生被看作是云计算2.0,此时,企业不再单纯为了上云而上云,而是关注在云上如何构建应用敏捷迭代和业务创新的能力。“云原生”成为企业提升创新效率、进行敏捷迭代的最短路径。

例如在生物信息医疗领域,随着AI蛋白质测序、基因分析等业务对互联网云技术应用的持续加深,以及医疗基础数字化建设的推进,企业需要越来越多的算力,构建更加敏捷的应用系统。

深势科技恰恰代表了这一类企业,自身具备非常强的IT研发能力,对一切能够降低成本、提升业务敏捷性和创新能力的因素都非常关注,一开始就通过云上资源来实现自己的最佳实践。同时,企业存有对极致性价比云技术的追求,当业务发展到较大规模后,出于价格考虑甚至会考虑从购买云服务转向自建云基础设施,相当于从租房变为买房自住。这种选择其实也是受制于当下算力难题的一种被迫选择。

但对于更多企业和研究机构而言,他们上云仍仅停留在应用和系统上,简单实现了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未能通过云敏捷、可扩展等特性建好基础,这导致企业的试错成本也会非常高,机会窗口也逐渐减少。

云原生的出现,让每家企业都可以获取到对云和极致弹性能力的调取,这是一个普适性能力的释放。

自我进化,不断优化方法论

如果从技术路径理解,“云原生”其实更偏向底层逻辑,如容器、微服务、CI/CD等一系列技术,站在最终用户层面仍是极难感知的。如何将只有CTO、IT运维人员才会敏感的事情,转化为贴近客户业务需求的问题?

根据信通院刚刚发布的《云计算白皮书(2022年)》,互联网和信息服务业作为云计算应用的第一梯队,已经基本实现云的应用深化,这些行业自身具备IT属性的先天优势,可将AI、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云原生能力融合,提升企业业务智能化水平。第二梯队的金融、政务、交通等行业,则普遍采用云原生技术进行底层架构云化升级,构建敏捷高效的研发运维体系,加大云原生应用重构能力。

相对来讲,能源、医疗、工业等行业仍然对云化改造有待深入,绝大多数行业企业,当迈过“是否上云”的阶段,最现实的思考是:“用什么方式上云、什么业务先上云、上一朵或几朵怎样的云”等等。

结合这几个层面,火山引擎给出了自己的方法论:

一是在极致性价比的云基础设施之上,提供云原生的平台、融合化的新技术体系、面向行业场景的定制PaaS、以及安全等全栈云原生解决方案。

1. 云原生基础平台。包括容器、微服务等底层基础设施,可提供高密度、大规模、高弹性的服务。

2. 融合化的新技术体系。如果将企业业务看做是一个大型负载,那么涉及大数据处理、模型训练等新应用场景时,将会出现云原生数仓、云原生机器学习平台、容器化Serverless等云原生概念泛化下的新技术体系。

3. 面向行业场景的定制PaaS。不同行业客户,对云原生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也大有差异。通过不断沉淀行业经验,提供2个通用行业解决方案(面向云原生数据计算、应用多云)和3大行业解决方案(包括生物信息、金融和IoT),进一步降低行业开发门槛,解决行业客户应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4. 安全解决方案。云原生在为企业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的安全需求和技术挑战。如可观测性的出现,恰恰是为了解决云原生技术栈中,客户对微服务、容器化部署模式的不可感知、无法全局洞察的问题。相较于传统监测技术,云原生可观测性产品,可自动化提升业务运维效率,从而保证业务安全运行。

二是面向客户业务价值入手。云原生方案的实施是分阶段、分层级实现的,如同自动驾驶L1到L4的逐级跃迁,需要有实现路径的规划。

“很多企业仍存在过去的历史包袱,很难一开始就通过云端各类组件实现最佳实践,它们既要实现云原生改造,又要同时保证原有技术稳定地运行。企业需要重新审视自身IT架构,从基础环境到中间件,再到业务本身,本质上还是要更快实现业务增长、更快响应客户或伙伴的需求。”谭待说道。

为此,企业需要有一个长期规划,或者划分成为不同阶段,问题驱动、业务驱动,定义出不同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就是要看企业是否有足够多的敏态业务,然后基于此进一步衡量云原生技术改造的性价比、难易程度等等。往往是先从无状态的应用开始,然后逐渐解决掉数据库等有状态应用场景,最后才是敏态应用。例如,抖音电商中的秒杀、抢红包场景,就需要云原生技术进行快速实施和部署。

三是从多云环境出发,通过技术和业务场景的“互构”,促进业务的韧性和技术的沉淀,在开放互联的生态中,互相成就彼此。

由于企业业务形态的变化,如多样性、区域性发展,单一云已无法满足企业所有需求,多云集群、边缘云成为企业的常态化选项。谭待希望,能首先通过构建一个云原生应用平台,将多家云服务的IaaS、PaaS能够实现在一个界面统一调度;其次,通过自身能力的开源或开放,对不同负载的调度能够有更简单的方式进行适配,以减少企业应用的成本负担;三是结合字节特性,如数据分析、推荐算法、音视频优化等技术层面,或者在内容、创意等具体业务场景中的特性,为客户带来不一定的体验。

恰好是不同的云,因其不同的业务场景沉淀出的不同经验,才能够让客户获得不同类型的能力。这不仅反映在企业内部,同样在非常开放的生态介质中,云技术服务商与千行百业的客户共创,也更进一步反作用于云本身的发展。

从生产工具到生产力

数字化时代,从“基础设施云化”到“云原生业务”,意味着云服务已经由“生产工具”变成了“生产力”。

基础设施云化,解决的是资源灵活性、弹性扩容、弹性计算、存算分离等问题。而云原生业务,最重要的是提升数字业务的灵活性和可用性,快速准确地了解和响应业务和消费者/客户的需求,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从技术创新走到业务创新。上云只是第一步。

当云不再仅仅是开箱即用的工具化服务模式,而是从以往标准化程度很高的产品思维中跳出来,开始针对不同客户需求、客户业务特点、业务流程提供一整套的服务方案,云计算厂商也完成了从工具意识到生产力意识的转变。

截至目前,火山引擎已面向生物制药、汽车、制造、运营商、消费品等不同行业客户提供了极致敏捷的云原生技术服务,敏捷迭代的云原生思想也逐渐渗透到各行业应用。但这还不够明确,企业新业务模式依然层出不穷,云厂商面临的市场机会点仍有大的想象空间,火山引擎自身也在不断调整方向盘,致力于为先进企业提供“数字化生产力”。

头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www.tmtpost.com/6224979.html?rss=qcloud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