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介绍了一下智能合约的工作方式,好了,我们进入今天的正题——侧链。
侧链是什么?
简单来说,侧链是为了解决主链的负担而产生的。
为什么会产生侧链技术?
首先,比特币区块链的设计只考虑了比特币交易的问题,并不支持更多功能。
如果要增加新功能,就要对系统升级。
困难在于,比特币这样的完全去中心化的系统,任何改变都需要获得社区的一致同意,以至于快速改变异常困难。
其次,大部分的改变本身是不必要或者无法达成的。
因为要求一个系统非常灵活就意味着构成这个系统的复杂度非常高,复杂度高系统稳定性就会随之下降。
再考虑到现实需求的多样性,甚至有些需求互相冲突的问题,一条区块链注定无法同时满足所有的需求。
比特币的上述局限直接导致了部分竞争币的诞生。
不过竞争币也并未能完善所有比特币的缺陷,比如其系统没有比特币这种强大的系统,币值稳定性较差。
并且由于这些币所在的链条都是一条主链,因此没办法实现各个链条之间的币种转移,形成了“价值孤岛”,由此,侧链概念诞生。
侧链解决的到底是什么问题?
其一,根据上述产生背景,侧链就像大树从侧面发新枝一样,依托于主干生存,但又有独立的枝干。
它有自己独立的区块链、共识机制以及网络节点,就是说一个侧链产生的区块只会在所有安装了该侧链的节点之间进行广播。
所以它既可以保证其根源的安全性,又可以扩充新功能、开发新用途。
解决了主链容量小、功能单一的问题。
其二,侧链使得币种之间有了“固定汇率”式的流通。
例如,在一个侧链上,你可以冻结10比特币,然后创建40莱特币。
那些莱特币的交易价格就为0.25 BTC,而不是自己原来的汇率。
比特币在侧链里流通时还是比特币,侧链的比特币与主链的比特币通常是1比1的汇率,也可能有预定的汇率。
这类似于固定汇率,与传统意义上的黄金和法定货币的兑换规则类似。
侧链的缺陷
从特征上来说,独立性也是其缺点。
我们之前提到过区块链的篡改难度高,原因之一是节点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要攻破非常困难。而侧链的节点可能不够多,难以维持足够的安全性。
从金融上来说,1:1固定汇率制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要维系固定汇率制是极为困难的,因为不同的货币必然有不同的经济价值,强行维持固定汇率制,可能会使得一些小的国家出现重大经济问题。
从容量上来说,增加一条侧链容量最多只能提升一倍,要提升10倍就需要10个侧链。
综上,侧链实施应用的难度在于,可能需要对比特币底层架构进行彻底修改,否则无法实现那种1:1来回兑换的机制,这些概念在中本聪创立比特币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是个实现起来复杂度极高的技术,短时间内恐怕无法真正的落地。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