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一起看了远距离的无线通信协议,今天我们再来看一看近距离的无线通信协议。
前文指路:都是远距离非蜂窝通信协议,为什么不用LoRa、WiFi,而是用ZigBee?
近距离无线通信协议主要分为RFID、NFC、以及蓝牙三大类,这三大类协议真的是各有各的用途,各有各的特色,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他们有什么特点。
我们先来看一下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射频识别技术,属于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他工作的原理在于通过曲线方式进行数据无线通信,这种通信是非接触式的,它通过无线射频方式对数据进行读写,从而达到非接触通信的目的,这种技术更是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信息技术之一”
RFID通过无线电波来达到不接触就能实现信息快速交互以及存储,主要包含了无线通信技术与数据读写技术,无线通信完成后将信息传入数据库组成一个庞大的系统。一个完整的RFID系统主要有读写器、电子标签。数据管理系统组成主要应用于门禁管制、停车场管制、生产自动化以及物料管理系统中。
近场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也是一种新兴技术,是由RFID技术加上互联互通技术发展而来的,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NFC可谓是得到了迅猛发展。NFC结合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电子支付、身份认证、票务、数据交互、防伪、广告、门禁等系统的全面升级,使得我们不断地体验到科技带给生活的便利。
蓝牙可谓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地位太大了,从最早期的图片、音频传输工具到后来的蓝牙耳机、蓝牙手表,甚至于出门骑共享单车、开共享汽车这些都离不来蓝牙技术。据统计,截止目前,世界上已经有近四十亿蓝牙设备了,从最早的蓝牙1.0更新到了现在的蓝牙5.2版本。
蓝牙1.0版本由1999年发布,由于存在着兼容性问题,甚至还可能会受到数据泄露的风险,因此在1.0版本发出后并未受到广泛利用。
于是在2001年又相继推出了1.1版本,传输速率为0.7Mbps但是又面临着同频道干扰问题。
在2003年推出的1.2版本中,增加了AFH、SCO、Faster Connection、Stereo 四种技术,在抗干扰性以及功能上做出了提升,在爱立信蓝牙手机T39mc上得到应用,但是此时的蓝牙只能以单工方式工作。
前文指路:【数据传输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频分双工、时分双工
2004年,在蓝牙1.2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EDR技术,发布为2.0版本,使得可以工作于双工模式,传输速率也可达到3Mbps。
2007年,在2.0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Sniff Subrating省电功能,同时新增了NFC功能,优化了用户体验,被应用在了蓝牙耳机上边。
2009年发布的第三代蓝牙,蓝牙3.0,新增 High Speed与High Speed技术,使蓝牙可以调用WiFi实现数据高速传输,速率可以达到24Mbps,速率提升了8倍,可用于电视电脑以及打印机间的数据传输,同时在功耗方面做出了升级,蓝牙适配器便出现了。
2010年,第一个蓝牙综合协议规范提出了,即蓝牙4.0,提出了低功耗蓝牙、传统蓝牙和高速蓝牙三种模式。
2013年推出的蓝牙4.1版本做出了四大提升:支持与LTE进行协作、允许开发人员和制造商「自定义」蓝牙 4.1 设备的重新连接间隔、支持云同步以及支持扩展设备与重型设备角色互换。
2014年发布的4.2版本,在传输速率上比上代提升了2.5倍,并且在数据隐私方面做出了升级,用户可以放心使用可穿戴设备而不用担心被跟踪。
2016年发布的蓝牙5.0版本,蓝牙 5.0 在低功耗模式下具备更快更远的传输能力,传输速率是蓝牙 4.2 的两倍(速度上限为 2Mbps),有效传输距离是蓝牙 4.2 的四倍(理论上可达 300 米),数据包容量是蓝牙 4.2 的八倍。支持室内定位导航功能,结合WiFi可以实现精度小于1米的室内定位。针对IoT物联网进行底层优化,力求以更低的功耗和更高的性能为智能家居服务。
2020年发布的5.2版本,增加了LE同步信道、增强版ATT、以及LE功率控制三大功能,在安全性、传输距离、以及功耗方面做出了提升。
那么你知道自己的手机使用的是蓝牙的哪个版本协议吗?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