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面向未来十年的泛终端生态

演讲人:罗未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开源治理组负责人

大家好,非常感谢托马斯的邀请,有这个机会来跟大家汇报一下开源鸿蒙相关项目的一些情况。

托马斯在最开始讲的那五点,其中的每一点都是我想讲的内容。托马斯讲的内容是比较宏观的全局的大的内容,我这把我们在软件、在操作系统、在基础设施这个地方的一些细节来跟大家做一个汇报。

我的标题叫面向未来十年的泛终端生态。未来十年跟刚才托马斯讲的话题完全能够呼应起来。电子信息产业从50年代开始到今天,发展了70多年了,最早电子信息产业在美国是作为“曼哈顿计划”的一个附属的产物。当时冯·诺伊曼先生,可能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家,他在做“曼哈顿计划”时,因为对计算的需求,他构建了新一代电子计算机,那个是整个电子信息产业最初始的源头。

从40年代开始,接下来的50年代,我们先从半导体,在美国硅谷,定义了什么叫硅谷。从60年代开始,慢慢的软件、硬件开始有拆分,到60年代末的时候出现了Unix操作系统,70年代时慢慢出现了更多的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到80年代我们的个人PC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到90年代Windows、Web1.0、浏览器,逐步为我们打开了这个新的时代。到2000年的时候,我们迎来了面向个人时代的科技进步的井喷,所有的互联网的故事就是从那个地方开始源起的。到2010年左右,移动互联网慢慢冒出来,整个过程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商业的和技术的生态。

但是我们回顾这个历史,2010年之前的这么几十年,每个十年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说都是令人心潮澎湃的十年,都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十年,每一年每一个时代的进步都是非常肉眼可见的。

到最近这十年,真正回顾一下,从2010年到今天,这十年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模式的创新,商业应用的创新,移动互联网生态的创新,所谓的大厂越来越大,是真正的技术创新,跟以前的十年比,我个人或者我们团队认为,这十年是技术上创新稍微走得慢了一点的十年。在当下的时点上,接下来的十年,就像刚才大家说到的,不管是元宇宙也好,还是全真互联网也好,还是面向下一个时代,从商业到消费产业到制造业全面的整合也好,这件事情我们怎么去构建?鸿蒙由全球头部的或者中国头部的终端公司提出了第一步,用这样一个开源生态的形式,用这个产业整合的形式,我们怎么能够把更多的产业合作伙伴或者整个社会经济的主体纳入到下一个时代,这是我们在思考的比较大的命题。

沿着这个思路讲下去,我们看所谓的泛终端,传统意义上我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改变的设备可能最大的大家非常能够体会到的就是手机。除了手机之外,在我们整个社会经济的全面版图里,消费领域里除了手机,还有家电、平板与PC,包括电视机,还有现在非常火热的汽车智能化的过程,包括刚才说到的健康相关的穿戴产品。同时我们不能忽略我们的商业物联网,比如市政、交通、照明等等一系列,在我们周围看到的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的设备和终端设备。还要更深一步,进入到制造业,工业控制的PLC和DCS,这是两个比较奇怪的名词,可以举个例子,这两个东西可能是工业制造业领域的手机或者智能手机。

在泛终端这个领域,我们看到传统的产业和技术构建的局面是比较割裂的,我们看到手机,主流的全球最大的两个操作系统,家用电器可能在所谓的IoT操作系统这个领域是比较碎片化的,其他的操作系统可能大家认知比较模糊,因为在那些地方的确是比较传统的形式在整合传统的力量,也没有被互联网的或者数字化的生态进行一轮比较大的改变。我们在构建未来十年整个泛终端领域或者整个社会经济的全面数字化的过程之中,我们在想我们过去二十年在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在个人消费领域做出了那么大的全面的革新,能不能用同样的革新的方式,去对商业、企业、产业、制造业,对最硬核的或者最传统的那些产业做一次彻底的变局呢?

在我们做开源鸿蒙生态的推广过程之中,我们的确是走访了或者连接了大量类似的企业和机构,其实他们同样,这十年以来这些传统的机构,或者没有被移动互联网生态所触及过的机构和产业,他们同样有巨大的创新和变革的诉求。面向这样一个背景,我们的泛终端操作系统或者说OpenHarmony开源鸿蒙的事业是会放在所有的终端设备。我们希望把智能手机这个个人消费品产生的技术生态而印发的移动互联网生态全面的转型的巨大的商业价值,把它转化到或者把它从消费市场扩大到商业市场,包括扩大到工业级市场,这是所谓OpenHarmony泛终端的范围。

现状刚才也大概聊到,从2008年金融危机到现在,泛终端这个产业的主线是成熟技术应用,在2008年之前已经框定的那个大的技术框架下来应用。比如ARM指令集的CPU,比如当下的图形图像处理的GPU的技术框架,比如说IOS操作系统和安卓操作系统。包括中美两国在移动互联网应用上取得了跨时代的进步,对消费产业进行了彻底的升级,但是技术这件事,除了AI与OS之上的附加模块被引入之外,最近十年泛终端操作系统的技术其实是比较停滞的,这是我们的一个遗憾。这十年除了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先进制程,从45nm、28nm,一直冲到了当今的5nm之外,没有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关键性的技术演进。刚才说到的所有的泛终端的设备,它的功耗与体验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除了手机之外,其他设备数字化、智能化的探索也没有一个特别让人满意的答案。我们的数字化转型从消费领域到商用领域到工业领域的渗透和普惠真的无从谈起。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OpenHarmony在构建我们自己的核心技术特征。我们看到的OpenHarmony是一个所谓的万物互联全场景的操作系统,一开始就在应对各种各样的算力设备,我们希望在1美元到1000美元的SoC芯片上都能够部署同样一套操作系统。同时我们希望操作系统所限定的设备,所谓的设备就是刚才提到的各种各样的设备,它天然不会因为单独的硬件边界而割裂。以前的PC是PC,平板是平板,手机是手机,电视是电视,手表是手表,现在各个厂商,不管苹果还是安卓,包括一些手机大厂,都逐步开始探索所谓的设备之间能够协同联动,我们希望把这些体验做得更加深入,把多设备自然融合,变成API之下的事情,让所有的开发者在写自己的应用时,或者写自己的服务时能够调用的资源天然的就来自于不同的设备,这个是我们的一个关键的能力,硬件能力可以扩展互助共享。另外一点比较关键的是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各种终端的API统一,能够由系统来自动调度人机交互。这三点加在一起,是我们希望达成的结果,应用开发商写一个应用,可以一次性所有设备商,包括消费类设备、商用设备和工业级设备上,去自然的进行部署,能够构建围绕在人的场景上,不管是消费场景、商用场景还是工业场景上,这种跨设备的自然的体验。

刚才说的是技术特征,讲我们的生态特征,或者说回顾整个产业,最关键的问题是IOS这个系统是封闭的,不能被所有的产业所使用。安卓是一家独大的,IoT操作系统是分裂的。OpenHarmony关键的两个特点,共建共治,所有的企业都可以由OpenHarmony构建自己的商业产品,没有经济成本和其他的约束。通过这样,我们希望能够形成广泛的应用生态,构建新的数字化红利。另外是共建共治,一个操作系统的成功一定是要具备非常强的或者必须是全球最领先的,我们怎么做到,通过共建共治的方法,把本来是竞争对手的企业拉在一起,基于我们的生态价值,大家一起来构建自己全新的先进能力,来构建我们自己的技术成熟度和先进性。

面向下一个时代的技术先进性,讲讲我们目前正在突破的或者正在努力的技术细节。刚才提到冯·诺伊曼,到现在为止,我们所有的计算设备,包括可穿戴、手机、PC、服务器,所有电子信息产业的终端设备都还没有突破冯·诺伊曼计算机体系结构。这么七十年以来,关键的发展就发生了两次,第一次在80年代和90年代,我们出现了GPU,GPU部分的加强了图形图像输出的模块和职能。2010年代,出现了NPU,就是AI这块,包括编解码和图形处理。回顾冯·诺伊曼构架的演进,只发生了两个小小的改动。我们可能真的要探索一下接下来十年对信号我们提出的需求和命题,比如全真互联网,要在8K120帧渲染上构建自己的能力,我们要察言观色的AI来替代鼠标键盘或者触摸屏,动态语言,到目前为止安卓还需要一个虚拟机,我们的动态语言还需要引擎,这些引擎是不断累加到软件上的比较大的负担,我们有没有办法把它硬件化?等等一系列的命题,我们都在努力,探索下一个时代终端的异构计算。下一代的操作系统,下一代的编译其和下一代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如果冯·诺伊曼穿越到今天,他要做的事情可能也就是这几件事情。为下一个是提供先进的终端智能制造,为万物互联的连通性,下一代交互能力,为下一代的融合提供我们自己核心的竞争力,成为全球产业的自然选择。

这就是我们OpenHarmony完整的故事,这就是开源鸿蒙这个团队在中国和全球的技术力量的演进过程中想要做到的事情。当前我们看到OpenHarmony的一些演进的结果,我们汇报给大家,我们有这么多代码,有这么多规划条目,有这么多代码仓,有65个Committers,有19个PMC,我们有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和自己的交流平台和官网,我们非常诚挚邀请每一位开发者能够参与到我们OpenHarmony的规划共建、代码共建和治理共建当中来。

非常感谢托马斯的邀请,非常感谢整个产业对开源鸿蒙对OpenHarmony持续的支持。我们这个团队或者代表的背后的整个开源产业,的确是在汲取我们自己的力量,在构建下一代真正的全球化的技术之中,我们有自己的一股劲,我们希望在未来十年当中能够真正成为全球产业自然的技术选择,谢谢大家。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11210A02T2I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