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合规出海,知规先行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提升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中国企业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引进来”,再到“一带一路”建设的“走出去”,已经完成了弯道超车,从“徒弟”慢慢完成“师父”的转变,走向世界,布局各国。然而,从前期考察到项目竞标,从信息获取到实际运营,各国现在更强调合规先行,中国企业在各国常常遇到许多争端和冲突。而且,2020年至今,依然肆虐的疫情导致全球“三链”受阻,贸易保护主义引发了全球化的逆向发展,这都加剧了海外投资的风险,更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合规要求。

因此,中国企业要想在海外“投得了、稳得住、转得回、做得久”,合规必然也必将是唯一途径。然而,企业跨境投资领域多元化,且项目结构复杂,参与主体众多,因此无论是项目准入阶段还是运营阶段,企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无法全面有效的东道国政策及法律信息,这给企业带来诸多难度。因此,要想合规,先要知规。

01

善建团队

自身业务人员、法务人员及法律顾问单位,确实可以获得一定的信息。然而,这些人员的专业程度又成为另一个障碍。这是因为,企业法务人员以及合作的律师事务所更多参与的是国内业务,此前承担境外业务较少,缺少针对这些国家的业务经验,也难以全面、系统的看待业务的整体性问题;而且,即便经过入世后将近十几年的磨练与发展,中国律师事务所的国际化水平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

因此,企业在实力及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应围绕企业境外核心业务搭建团队。成员安排上,团队可以在专业能力、技术水平和年龄结构上进行比例设置,以保证团队能全方位地获取信息。工作协同上,应通过国内总部与国外办事处有效协同、特事特办的内外结合模式,以保证团队获取的境外项目信息能第一时间做出反馈及判断。

02

善借外力

诚然,与当地律师团队合作开展尽调也是企业知规的有效方式。然而,企业因对当地法律服务市场的不熟悉、对合作对象的不了解,即便是高投入也未必获得高回报,“冤枉钱花了不少,事情却没办好,甚至办砸了”。同时,东道国的许多政策及法律法规并不是以英文作为唯一版本,而归因于东道国与中国在法律传统和华文教育上的差异,东道国本地律师在中文运用的能力和熟练程度上同样受到限制给企业后续活动造成了潜在的风险。

因此,企业首先需要通过中国驻外使领馆、中国企业在本地商会等渠道,找到能够提供法律服务的本地律师事务所清单;其次可以利用公开渠道搜集这些机构的案例情况,了解他们的服务能力与范围;最后可以通过考察、洽谈等方式,了解他们的实际业务能力及沟通顺畅程度。当然,在确定合作对象后,企业自身团队审核及转化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否则有可能会导致使得企业所获取到的信息抑或不符合中文的使用习惯,抑或无法达到严谨的要求。

03

善用分工

受制于东道国的资讯发展水平及管制程度,相关信息往往在东道国政府、研究机构、媒体上未能及时、有效、且全面的公布,更不用说通过互联网渠道了解,通过公开渠道获取信息存在较大的难度。而且各国官方语言种类繁多,即使获取了相关的政策及法律法规信息,也无法有能力将其翻译成为自己能够准确掌握的语言。所以,若由企业组建的团队专门开展东道国信息搜集工作,耗时过长,成本过高,效能过低,而当地律师事务所亦难以保证信息的范围及时效。

因此,企业一可以通过中国驻外使领馆定期发布的国情报告获取东道国的投资概况,二可以通过行业协会了解特定行业的发展情况,三还可以向国内的投资服务机构及智库购买服务,订单式地获取到特定且细化的信息。

作者简介:罗传钰,国际法学博士,副教授。现任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副院长。兼任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理事,广西法学会国际法学研究会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广西法学会东盟法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东南亚法律联盟(新加坡)荣誉顾问。他对中国—东盟关系、东盟成员国法律制度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10918A0CZ1C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