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催化医疗机器人市场扩容 未来需制定标准提升门槛
从技术破冰到产业落地,医疗机器人的应用让外界充满好奇。纵观国内,目前,钛米机器人、梵通生物等医疗机器人领域的企业,纷纷备战科创板;放眼海外,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2020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全球专业服务机器人的销售额增长了32%,达到112亿美元(2018-2019年),其中,医疗机器人销售额达到53亿美元,同比增长28%,创历史新高。
而在场景应用层面,疫情之下,为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染,“机器换人”的需求被激发,医疗机器人价值凸显。在消毒、配送、隔离病房服务等领域,医疗机器人纷纷走上了防疫一线。
疫情期间,医疗机构的无接触消杀需求激增,提升了医疗机器人的普及率。而在未来,体育场、机场等人员密集场景的消杀防疫需求也会进一步提升。随着市场容量的持续加大,也需要制定标准,提升行业门槛,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
谈行业变化:疫情加速行业认知 倒逼企业研发升级
从行业分类来看,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包括消毒机器人在内的医疗机器人是服务机器人下的垂直细分领域,主要应用于医院、诊所等公共卫生场景。
疫情期间,武汉某医院由于院感,整层大楼被迫封闭。紧急将原本在综合手术室的智能消毒机器人调到神经外科手术中心,进行高水平消毒,帮助医院快速恢复楼层使用。智能消毒机器人,可自主规划路径、智能识别消毒目标,3μm干雾颗粒充分弥散,对环境进行无死角消毒,降低了用工风险,保障医护人员安全。
另外,梵通生物新研发的智能消毒机器人KINO不仅能为医院消毒,在进口食品消毒领域也有显著成果。在汽化过氧化氢的基础上二次开发了双重蒸馏结合微真空工艺,成功开发了低温冷链消毒设备及工艺,能消灭冷链集装箱内的超级细菌。消毒原液采用食品级过氧化氢,通过二次蒸馏产生汽化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对食品和人员无二次残留,绿色的消毒剂。在实验中按照消毒技术规范采用了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指示菌,对消毒效果进行评价,使用log3枯黑芽孢杆菌作为生物指示剂同时做了挑战实验,分别布置在了集装箱的5个角落双验证其消毒效果。针对进口食品集装箱满箱特点,开发了集装箱的专用设备和消毒工艺。利用了集装箱的密封性较好和新风口,设计了多次微真空消毒工艺,极大的提高了汽化过氧化氢的扩散性。实验结果证明,在难以到达的位置有过氧化氢的浓度显示。
kinomin采用内置WIFI和物联技术,可以采用电脑控制,也可以采用远程控制,一人控制多台设备运行,并实施监控设备运行,完成远程故障排除和软件升级,并记录消毒参数,并可以打印成报表,每个集装箱的消毒时间浓度都一目了然。消毒完成后,打开制冷循环系统,30min后浓度探头显示过氯化氢浓度低干1PPM,符合职业卫生安全要求。
消毒完成后,取出菌片和芽孢送到实验室进一步培养技数。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对菌片及芽孢洗涤震荡,再接种在培养基中48小时,36摄氏度培养后观察结果,消毒结果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
过去,消毒机器人是一个定位于ICU、手术室等特殊医疗场景的全新产品,但在疫情的影响下,更多的医疗机构认识到,能实现高质量院感的消毒机器人成为一大刚需,更多的进口食品企业也意识到,进口食品消毒服务也成为了他们的刚需。疫情加速了市场教育和产品普及。激增的需求也倒逼企业对产品进行升级,助力产品实现多场景匹配应用。比如在CT室需要考虑消毒机器人的兼容性,以保证实现高水平消毒的同时还不损害医院的精密仪器。颂通生物智能消毒机器人KINO这样进口食品消毒先锋将为我们带来哪些令人惊喜的表现,我们共同期待。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