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程序员,人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男的!
接着浮现在眼前的程序员标配是:眼镜,双肩包,格子衬衫,牛仔裤,运动鞋......
不难发现,在现代的IT公司里,从事编程工作的女性比例远远低于男性。
细数“猿界”里的豪杰:C语言和Unix系统的创造者Denis和Thompson,Linux系统之父Linus,Java之父Gosling,还有,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伊隆·马斯克,马克·扎克伯格,马化腾……
这些程序界的豪杰,无一不是男性!
如果按照这种逻辑推算,那么无论如何,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员也应该是男性吧!
“哈?你是认真的吗?”认真,你就错了!
在男性撑起IT行业的今天,你很难猜到世界上第一个程序员,其实是个女子。
嗯,但事实就是如此!据资料考证,世界第一位程序员是一个妹子!
而且是一位美貌与智慧并存,身世显赫的英国贵族女子,还是大诗人拜伦的女儿!
她就是阿达·洛芙莱斯--活在180年前的英国,师从著名的数理逻辑学家德·摩根,并用短暂的一生写下了绚丽的科技篇章。
在詹姆斯·格雷克所著的《信息简史》里,他是这样描述阿达的:“事实上,她是在为这台机器编程,并且是在头脑中编程,因为机器还不存在。而这种她面对的问题,一个世纪以后的程序员们还经常遇到。”
一行代码都未写过?开玩笑的吧?!那凭啥能称为世界上第一个“程序员”?
这个程序员的开山祖师爷,噢,不!应该是开山祖奶奶,到底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出生名门,却有着一个不幸的童年
阿达·洛芙莱斯生于1815年12月10日的英国伦敦。
她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诗人拜伦。这位诗人年少时浪荡不羁,曾爱上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姐姐奥古斯塔。
在那样的时代,世俗的眼光又怎能容得下“不伦恋”?
为了掩饰“不伦恋”和捍卫自己的声誉,他最终选择和爱慕自己的安娜贝拉结婚。
有着“平行四边形公主”之称的安娜贝拉,不仅受过良好教育,还是一个数学家。
然而,阿达出生一个月的时候,拜伦与安娜贝拉的婚姻便宣告破裂。
不久后,拜伦的妻子安娜贝拉就带着只有一个多月的阿达回到了娘家。而父亲拜伦选择放弃了抚养权,永远离开英国。
至此,阿达和父亲再无联系。甚至拜伦36岁时病故于希腊,阿达也并未为此感到多么伤心。
因为母亲痛恨父亲的缘故,20岁以前,母亲都未曾给她看过父亲的画像。
她对这位“父亲”,自然感到很陌生。
阿达小时候和母亲关系并不好,母亲也时常把她丢给外婆照顾。
母亲不希望阿达成为下一个拜伦,甚至在她少女时期,避免阿达“变坏”,在她身边安插眼线。
阿达对此很反感,背地里叫这些眼线为“妖婆”,抱怨她们打小报告。
优越的生活和病痛并存
阿达虽然有着惊人的才华和美貌,但她从小体弱多病。甚至因为麻疹而引发了全身瘫痪,在病榻上休养一年之后仍行动不便。
即使如此,仍然无法阻挡阿达在数理方面的天赋涌现。
她的母亲热爱数学,并希望她成为一个数学家,而非像她父亲一样,成为一个艺术家。所以坚持让女儿从小开始学习逻辑、科学和数学。
为此,还专门给她请来了家庭教师。阿达也因此接触到了很多数学大师,得到了很多数学方面的教育。
1833年初,阿达和一个家庭教师坠入了爱河。炽热的爱恋,激发了阿达基因里的浪漫与疯狂。
当他们的选择并没有得到家庭的支持和祝福。于是,他们在恋情被曝光之后选择了私奔。
很不幸,他们的“私奔”没有成功。阿达在被男方的亲戚认出后,告知了阿达的母亲。
于是,两人在私奔不久后就被抓回了家里。母亲为避免遭到社会的闲言闲语,和朋友联手封闭了所有消息,并同意了阿达和威廉·金的婚事。
1835年,阿达嫁给了威廉·金,成为了伯爵夫人。婚后,他们共同育有3个孩子。
改变命运的相遇--和巴贝奇成为莫逆之交
17岁那年,阿达在参加完宫廷成年礼舞会后,凭借着出众的才貌以及家世,踏足上流社会社交圈。
1833年的6月5日,在阿达参加了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举办的聚会。萨默维尔把阿达引荐给查尔斯·巴贝奇。
这位科学管理的先驱者,正与所有人在侃侃而谈自己的差分机,还兴奋地跟所有人分享了分析机的构思。
也许,这些超前的构想有点疯狂,让所有人都觉得这种匪夷所思的东西,不过就是个笑话,但在阿达却意识到这绝对是个伟大之作。
两周后,她随母亲一同拜访了巴贝奇的工作室。当她第一次亲眼看到差分机的演示以及分析机的设计时,简直要被惊呆了!
天啊,居然还真有如此神奇的东西!
这个机器到底有多神奇呢?据说这个玩意比差分机更厉害,也更复杂。
它借鉴了提花机,通过打孔卡片的控制来实现各种复杂的操作,例如公式计算、条件选择等。
她彻底被眼前的被差分机吸引,这个神奇的机器让她如痴如醉般着迷,更对分析机的设计产生极大兴趣。
她从分析机的构想中看到了无限潜力,并认为分析机已然超越了数学的范畴,应成为一门新的学科--计算机科学。
于是她决定入伙,成为巴贝奇创造分析机路上的重要合伙人。
巴贝奇也大为震惊:这世界上还真有人能如此理解他的创造。
两人惺惺相惜。自此之后,他们成为了莫逆之交。
分析机成就“数字女王”
婚后的阿达,并没有循规蹈矩地成为一个相夫教子的传统女人。
相反,她把更多的精力投身于与巴贝奇的事业上--分析机的制作以及推广。
皇天不负有心人。
1840年,阿达和巴贝奇的研究工作终于有了新的进展--赢得了数学家闵那布利的支持。
后来,闵那布利将巴贝奇关于分析机的演讲和谈话,写成了一本书的手稿。
不过,由于手稿是法文编写,并不利于扩大影响。于是,阿达主动把它翻译成英文。
她这一翻译出来的笔记,居然是原作的3倍页数!在翻译的笔记中,就增加了很多她个人的天才构思!
在她的天才构思中,不仅强调了存储程序和数据的重要性,还预言了分析机的未来:排版、编曲或是各种更复杂的用途。
为了给程序设计“算法”,阿达在“笔记”中加入了第一份程序设计流程图。
巴贝奇看到阿达翻译后的著作,叹为观止。
巴贝奇在写给阿达的信中,将她称为“数字女王”,并决定接受阿达的建议,用二进制代替十进制,数字和字母等符号可以编码成数据等编程概念。
遗憾的是,巴贝奇穷其一生,还是没能看到分析机的问世。
短暂诗意的人生,在36岁嘎然而止
她曾在信中对母亲说:“就算你不能给我诗,我也可以学习到诗一样的科学。”
阿达不但继承了父亲诗人的浪漫,也遗传了母亲的数学天赋。她从小就很喜欢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应用到科学上,也正因此才能使她对计算机的未来做出了超前的预判。
但除了在科学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之外,阿达的一生,其实称不上幸福。
因为父亲的关系,阿达成了母亲对父亲恨意的宣泄口。在母亲的“压迫”之下,她反倒像极了父亲诗人般的疯狂放浪,不但染上了酗酒、吸毒、还赌马......
1852年11月27日,寒意笼罩着英格兰。年仅36岁的她,在宫颈癌治疗中,因失血过多去世,留下了两个儿子与一个女儿。
她这一走,失去莫逆之交帮忙的巴贝奇就更加寂寞了,一个人在宣传分析机的道路上,孤独地走了20年路。
只可惜,两人终究都没能看到计算机问世的那一天。
同样是36岁的年龄,同样因失血过多,她与父亲在这一点上竟有着天然的吻合。
依照遗言,她被葬于诺丁罕哈克诺的哈克诺圣玛丽亚·抹大拉教堂。生前分离,死后却选择了与父亲拜伦一起长眠。
成就--数字女王对后世的影响
1842年~1843年间,阿达花费了9个月的时间翻译了意大利数学家的一篇阐述分析机的论文,并在她的译文中注记详细说明了计算机的运算方式(包含了生成伯努利数的算法)。
阿达作为计算机先驱,很早就预言了计算机的未来。她说:“这个机器未来可以用来排版、编曲或是各种更复杂的用途。”
而这些注记(这段算法),在1953年,即她去世后一百年时,被重新公布,震惊了世人。
而这段算法,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电脑程式。阿达也因此被认为是世界上的第一位程序员。
而她当初的预言,在今天也都得到了广泛的证明。
在1980年12月10日,美国军方为了纪念她,制作了一个新的高级计算机编程语言,并以她的名字命名--Ada。
为了纪念她做出的贡献,英国计算机公会自1998年起,每年都颁发以阿达命名的软件工程创新大奖。
2012年12月,在她的诞辰197周年时,google doodles专门修改了logo,以此作为对她的纪念。
只可惜,这一切她没能看到。
最后
1816年的圣诞夜,拜伦写了一首新诗《路德分子之歌》,里面有这样的诗句:让我们把织梭换成刀剑。
同年,其妻诞下一名女婴,取名Ada Lovelace(阿达·洛芙莱斯)。
这名女婴长大后,捡起了父亲扔下的“织梭”,将分析引擎技术与“提花机”相结合,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程序员。
无可否认,女性在码农圈依旧是很稀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学习编程,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程序媛投身码农圈。
相信心中有热爱,并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无论男女,人人都能成为一个领域的王者。
共勉!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大飞码字」,作者水影月。转载本文请联系大飞码字公众号。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