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你的App没有在偷偷录音,但隐私数据泄露却一点不容小觑

昨天,“语音发出后录音还在继续”,这样一条内容登上了热搜。

事件源于最近央视做的一期节目,在这期节目里,App治理工作组专家用开发的模拟“App偷听测试程序”对App是否可以实现偷录音这件事进行了测试。

在测试结束后,专家证实了在技术上可行。但同时也表示,在实际的督察过程中,并没有发现此类情况。这种方式成本高、效率低、风险大,而且很容易被用户发现。

然而隐私安全,信息泄露这种话题时刻触动着广大用户的心弦。如今是大数据的时代,数据如同石油般珍贵。很多人享受着算法推荐带来的便捷,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担心自己的信息数据被轻易泄露,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商家非法利用。

如今,手机系统和厂商在保护用户隐私上下的功夫越来越多,调用摄像头拍摄、麦克风监听的情况基本上不会发生。如果实在担心,到设置中把不想给App的权限禁用了就好。

有些小伙伴可能看到这会质疑我“那没有偷听,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精准的推送?”。

事实上这是大数据分析的结果。简而言之,在大量的数据信息汇聚之下,很多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很容易被挖掘出来的。

通过深挖数据以及用户在互联网上的种种行为得到的信息,App能将其汇聚成一个个的用户画像,从而实现精准推送。

用户觉得会被“偷听”,实际上可能是其他相关联的数据透露了你的信息,从而收到了相应的广告推送。

如果你不喜欢,现在很多App里也设置有关闭个性化推荐的选项,有的入口比较深,有的很容易找到。如果后续反响好,笔者考虑给大伙儿做点汇总,教大家如何关闭一些个性化推荐内容。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也在积极对滥用或者不经用户同意侵害用户隐私信息的行为进行打击,相信有朝一日,隐私数据侵犯的情况将会得以遏制。

虽然我们“duck不必”担心手机调用硬件的隐私侵犯,发现了侵害用户隐私的App或者条款也可以通过官方途径进行反映,但仍旧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信息。

毕竟,虽然没有直接监听,在暗处也有很多双手在时不时的想要抓上我们的隐私信息一把。

最后,关于如何防护,笔者有三点要说,大家一定要记住:

1、不轻易向任何人;任何不清楚是否为官方正规途径的网站、链接、App等提供个人隐私信息;

2、注意自己的简历、快递、外卖上个人信息的去向,有条件的可以在使用后用马克笔涂抹掉关键信息后再扔掉;

3、收到疑似诈骗勒索一类的信息不要慌,先做好确认,如果无法确认或者确定是不法信息,记得及时联系有关部门来规避风险。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10202A0BLFB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