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企业公民论坛上,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傅剑锋谈及“从扶贫到乡村振兴的难点”时指出,根据腾讯做的很多扶贫工作来看,难点不是硬件因素,而是软件因素。
因为硬件可临时建设,也更容易考核,政府已经花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做了出来,但是软件的东西,比如人的能力提升、乡村教育的提升,这些很难立竿见影,见效周期很长。但是,从今年到明年的阶段,也是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自然衔接,这个衔接过程中,如果“人”的问题能够有效解决,后面很多的难题就能够纲举目张的解决。
因此,如何帮助乡村解决软件问题,也变得非常关键。从腾讯的角度来说,其实一直特别关注“人”的问题,包括如何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以及提升乡村的组织能力。
比如之前腾讯去扶贫的地方,当地少数民族的房子政府已经建好了,但村民都不想搬进来,那些搬进来的人住了一两个月,也都又回到原来破旧的房子里,这是因为他们的生产资料都在山里面,搬到外面生产资料就不足。
这说明,脱贫目前已经解决了很多物质层面的事情,接下来政府和社会一起合力要做的是解决精神层面的事情,就是怎么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这个问题解决了,乡村长远的动力能源就解决了。
在这方面,腾讯的实践可以概括为“点、线、面”三个关键词,这三个关键词则匹配了三个关键点:一年、十一年、十三年。
首先“一年”,是指今年这一年,腾讯重点在广西大同村做的实验项目。腾讯帮助这个村做民宿,帮他们做股权设计,让村民都可以享有民宿产生的利益,并以此激励村民共建。最后,腾讯捐助了五六百万元,整个村庄发生了化学反应,村长村委书记带头,村民都自愿参与进来,除了做了民宿,还把周边很多生态带了起来。
傅剑锋称,通过广西大同村这一个“点”,我们发现要通过一些合理的,不管是商业机制的运作还是制度上的设计,一定要让村民参与进来,让他们在这里面感知到他们的价值与他们作为本土的价值。
后来,腾讯也从这一个点开始,接着做了“前件后厂”的模式,即以民宿为核心,包装当地的农产品,再去进行销售。
然后是“十一年”。腾讯十一年来一直做的一个事情,就是用互联网的方式做乡村连接。最早,腾讯是跟真爱梦想一起做了一个真爱梦想空间,后来移动互联网时代,就借助微信做了农村版的朋友圈,目前有250多万真实的村民注册。
据傅剑锋介绍,这个朋友圈,解决的就是内生动力问题,包括信息的流动,以及情感连接。因为对于一个乡村来说,如果很多人在外面,房子是空的,这个村庄就会凋敝,情感就会冷漠,借助腾讯的产品,可以实现情感的连接。接下来,腾讯也会把这一块做得更深、更扎实,要让一个互联网产品从土地里面成长出来,真正做到数字化乡村。
最后是“十三年”,腾讯基金会是2007年成立的,刚成立的时候就开始向农村进行投入。除了自己下场做资源,更重要的还跟合作伙伴一起,包括真爱梦想、免费午餐等。现在,我们把乡村振兴的赛道搞得很清楚,通过我们的策略、资源和资金,将激发合作伙伴跟我们共建共创乡村振兴公益的项目。
傅剑锋称,通过上面这些方式,就可以形成点、线、面一体,然后用时间来探索、沉淀,最后去共同解决乡村振兴的问题。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