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升级需要新材料哪里找?
企业新发展如何寻找研究伙伴?
良种优化难关怎样攻克?
新能源产业怎么才能获得技术上的支持?
遇到这些问题不要愁
科技成果对接
将科技成果转化成创新生产的第一动力
11月27日,昌平区科学技术委员会、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昌平工作站共同举办的昌平区科技成果对接会,通过“科技+企业”双向路演,打破了一个个技术孤岛,将最新的科技成果与创新产品进行有机对接。
“科技+企业”双向路演推进精准对接
在对接会上,北京义本正经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逯博士行为医学科技研究有限公司、北京华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通过需求发布与在场科研人员互动。
企业路演
“我们公司主要从事移动式电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了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其他领域的扩展,急需解决新材料应用和研发等问题。”北京义本正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玉超介绍道。
同样需要解决新材料问题的还有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我们除了新材料,还希望能够在智能制造方面寻求到一些帮助。”公司数字化总监彭旭在技术需求路演时这样说道。
为了帮助企业解决科技需求,对接会精心筛选了优质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并邀请京研益农(北京)种植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航天大学等科研机构进行现场路演、推荐。
科技成果路演
虽然短短的15分钟无法对科技成果进行深入介绍讲解,但是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与科研机构进行现场交流,并通过建立联系,进行深入了解。
此外,交流会上还采用了“专家点评、一对一对接”的模式。通过知名科技管理专家的现场指导,加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推动优质创新资源要素对接。
项目对接平台搭建互通桥梁
八月瓜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此次对接会的承办单位。公司副总经理王丽霞说:“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为企业创新和科技成果落地提供更多的服务,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搭建起一个互通的桥梁。”
为了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出来,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真正实现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昌平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利用科技成果对接会的平台,依托全区未来科学城、沙河高教园等有利资源,为多家昌平区企业搭建了技术需求对接平台,精准聚焦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卡脖子”难题,在全区营造“龙头企业+中小创新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高校”的创新生态。
昌平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吴琳表示,今后将继续组织各种规模和形式的项目路演、对接会等活动。“我们将努力创建更多元的促进创新要素与资源融合对接的高效平台,进一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的加速融合。”
线上线下双沟通促进科技成果落地
创新离不开科技成果的支持,如何加速科技成果落地,更加有效地与企业实际需求进行精准对接,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昌平区内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生力军,昌平区还拥有38所高校,国家级科研机构43家、市级科研机构155家,截至2019年底,昌平区输出技术转让合同成交额为43.4亿元,技术开发合同成交额为35.3亿元,转让和开发共占62.0%,高于全市占比(28.6%)的33.4%。技术转让合同成交额强劲增长,技术开发和转让占比超过六成。市场主体创新活力迸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势头强劲。
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开启了科技与企业“线上+线下”双沟通模式,不仅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拓宽渠道、疏通机制、搭建平台、探索模式,同时也为昌平区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文/北青社区报记者 贾凡
图片由昌平区科学技术委员会提供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