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上海市场兴衰史:“豫老二”的不甘与崛起
“上海市场”名字中带有上海,却与上海没有什么关系,反而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了洛阳的地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部洛阳上海市场的兴衰史,就是“豫老二”的不甘与崛起史。洛阳贵为千年古都,一直都有一个“大洛阳”情怀。毕竟,洛阳曾经是隋唐旧都,早在周王朝时期,就已经是一个规模可观的国都。及至金元时期,洛阳因常年遭受战乱,加之洛阳失去了运河交通优势,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
新中国成立以后,洛阳迎来了新生。特别是“一五计划”,更是洛阳自金元八百多年以来遇到的一个机遇。“一五计划”中,洛阳被确定为首批8个重工业城市之一,洛阳铜厂、洛阳轴承厂、洛阳拖拉机制造厂等苏联援华重点的项目纷纷落户洛阳。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当年中央给河南分配的指标也就不到10个,洛阳就占了7个。可想而知,“一五计划”对洛阳发展意味着什么。
1954年,中央为了支援洛阳工业发展,将洛阳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次年,千古名县洛阳县被撤销,并入到了洛阳市。与此同时,洛阳迎来了“移民潮”,五湖四海的有志之士奔向洛阳,对洛阳城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为典型的就是,洛阳为了保持城区发展的一个平衡点,筹建了上海市场。为此,1955年至1956年,上海、广州等地17家工厂、88个商店,2000多名华夏儿女响应祖国的号召,来到了千年古都洛阳。
至此,上海市场初具规模,被称之为“小上海”。自上海市场建成之日起,上海市场成了洛阳的一张名片。这里商品琳琅满目,这里人群窜动,这里充满了烟火味儿……以至于当年在洛阳娶媳妇,能在上海市场上班的小伙子,在相亲市场是非常有竞争力的。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春风吹满地,洛阳再一次迎来了发展新机遇。为此,洛阳拆除了之间的平房,建了一个四层主楼的大型商场,仅次于省会城市郑州的紫荆山百货大楼。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年的上海市场代表的是洛阳新面貌,更是“豫老二”奋斗史的见证。进入新世纪,上海市场逐渐落伍了,被后起之秀给超越了。昔日的上海市场繁华的商业步行街,变成了川流不息的汽车道。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上海市场已经落寞了。但上海市场落寞的背后是洛阳高速的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洛阳城建速度简直成了“基建狂魔”的代名词。
洛阳历史上确实是有不甘心的时刻,明清时期不敌开封错失省会,建国后不敌郑州再一次错失省会。随着洛阳被定义为副中心城市,洛阳的崛起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当初兴建上海市场,是为了洛阳发展。上海市场的落寞,也是为了让位于整体发展。一部上海市场兴衰史,就是“豫老二”的不甘与崛起。或许,经过多少年的发展,上海市场又会以怎样的形象示人?
(本文由神都网原创,谢绝转载。图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参考资料:
[1]上海市场背后的记忆(上):“一说小伙儿住附近,亲事就能成一半”. 洛阳网
[2]上海市场背后的记忆(中):“过年在这儿买套衣服,全年出门很神气”. 洛阳网
[3]上海市场背后的记忆(下):老洛阳人对上海市场有份独特记忆 . 洛阳网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