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泡排序,别名“冒泡排序”,该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将无序表中的所有记录,通过两两比较关键字,得出升序序列或者降序序列。
例如,对无序表进行升序排序的具体实现过程如图 1 所示:
图 1 第一轮起泡
如图 1 所示是对无序表的第一轮起泡排序,最终将无序表中的最大值 97 找到并存储在表的最后一个位置。具体实现过程为:
首先 49 和 38 比较,由于 38
然后继续下标为 1 的同下标为 2 的进行比较,由于 49
直至(4),97 同 76 进行比较,76
同样 97>13(5)、97>27(6)、97>49(7),所以经过一轮冒泡排序,最终在无序表中找到一个最大值 97,第一次冒泡结束。
由于 97 已经判断为最大值,所以第二轮冒泡排序时就需要找出除 97 之外的无序表中的最大值,比较过程和第一轮完全相同。
经过第二轮冒泡,最终找到了除 97 之外的又一个最大值 76,比较过程完全一样,这里不再描述。
通过前两轮冒泡,我们可以得到结论:i个元素冒泡排序需要进行(i-1)轮冒泡,且每一轮冒泡排序数据比较次数要比之前的一轮少1。
通过一趟趟的比较,一个个的“最大值”被找到并移动到相应位置,直到检测到表中数据已经有序,排序结束,这就是起泡排序。
起泡排序的具体实现代码为:
运行结果为:
13 27 38 49 49 65 76 97
总结
使用起泡排序算法,其时间复杂度同实际表中数据的无序程度有关。若表中记录本身为正序存放,则整个排序过程只需进行 n-1(n 为表中记录的个数)次比较,且不需要移动记录;若表中记录为逆序存放(最坏的情况),则需要 n-1趟排序,进行 n(n-1)/2 次比较和数据的移动。所以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