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机遇之城2020》报告显示,
成都综合各维度在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五,
仅次于北、上、广、深四城。
先来看一组数据: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
8月份,
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71亿元,
同比增长0.5%,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
来自成都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2020年8月,
成都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7.7亿元,
本月同比增长4.5%,增速高于全国4个百分点,
年内当月增速首次实现正增长。
为啥成都能在疫情影响下较快实现消费增长?
(图片源自网络)
包容、开放、创新是成都在疫情过后
经济迅速回升的秘诀。
成都推出的“地摊经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地摊经济”一出,
随即解决了10万人的就业难题,
同时也促进了消费和城市经济复苏。
素来就有着“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加之
因地制宜的发展秘诀,
使得这座新旧交融的城市
逐渐走近世界城市舞台。
虽然今日之成都也是世界之成都,
但是古与今、慢与快、传统与创新的
发展印记让成都保留着它的“两面性”。
(锦里)
包容·“成都的成都”和“世界的成都”
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成都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媒体的关注:美国《国家地理旅行者》发布的2017年全球最值得去的21个旅行目的地榜单,成都赫然在列;《孤独星球》推出的《2018年度榜单:亚洲十大最佳目的地》,四川省成为中国唯一入选的地区,而四川省会成都则是该榜单的重点推介对象。
充满烟火气,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让“成都的成都”一路演变为“世界的成都”。
古街的青石板路、 古朴的门廊窗阁、闻名遐迩的美食小吃、特色小摊的民间艺人展演……充满历史韵味的木结构房屋和商店,到处挂满红灯笼和古朴的招牌,游客在这里既能够触摸到历史,又能够赏心悦目。这就是锦里。近日来,锦里再次被推上“热搜”则是因为“出街吧 汉服”的话题,目前话题推广热度高达2亿。
9月初,成都又提出了造“街”计划——将在不到两年里打造161条特色商业街,更强调这里的“街区”,不再只是集聚生产居住等功能的存在,服务本地居民,更重要的是有品牌、能级和文化魅力。
事实上,在一部分人看来,生活气息才是一座城市的精髓,而未必是那些“千人一面”的商业中心。对于这一点,成都这座城市似乎理解得更为透彻,也表达得更有特性——最大可能挖掘其文化特色形成独特竞争力,通过互联网技术与风口资本赋能,激发其产生更具生命力的自我造血功能,以“文化”为突破口,诠释新一轮消费型城市竞逐的独特表达。
(宽窄巷子)
创新·新新向“蓉”消费新突破
2020成都新经济“双千”发布会上,一场以原创音乐情景剧《五花八门消费狂想》为灵感线索的路演吸睛无数,多个新场景和新产品在达人演绎中一一登场;依托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天府绿道,成都已陆续培育了乡村旅游、创意农业、体育健身、文化展示等特色产业,绿道场景品牌日益增加;传统商圈有了新思路,正在蝶变新生。这些事例,正让“成都的成都”更具辨识度。
曾经的荷花池,是西南地区著名的集贸市场,多的是扛大包批发小商品的人。传统的商贸集聚地,如今也有了新思路,正在蝶变新生。8月28日晚,休市后的成都金牛区荷花池商圈,并没有沉寂下来,荷花池商圈夜市在当天正式开市,“池上锦”汉服文化产业街区也在当天正式签约落地,共同以文化+产业的力量,推动荷花池商圈升级亮相,剑指中国汉服产业基地。
一组数据特别让人欣慰:在荷花池商圈,聚集了全球一半的面料,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面料“图书馆”。强势升级过程中,“玩起来”的汉服产业,“卖全球”一触即发。
在春熙路商圈零时差接轨国际时尚脉搏;在露天音乐公园体验生态“微度假”;在宽窄匠造所接受天府文化与成都市井生活美学的熏陶…… “在成都,零售业的发展将有更多可能。”株式会社伊藤洋华堂社长兼中国事业部掌管三枝富博曾这样为成都消费打call。
“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成都结合自有优势,使场景并不只是局限于引领未来的技术型行业,更重要的是把城市里的生活场景通过消费体现了出来。”联商网高级顾问团专家、联商网特约专栏作者、资深零售人孙裕隆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总结道。
围绕全人群全周期全链条生活服务需求,创新依托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和5分钟家门口消费新场景;拓展“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消费网络,创新线上消费新场景;优化天府绿道与公园组团消费场景资源配置,创新诗意栖居的生态消费场景;创新夜间消费场景和户外消费场景,重构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新市井烟火”;营造引领创新的新经济机会场景……
在促进消费回补和消费潜力释放过程中,成都着力创新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消费新场景。这些消费新场景成为成都促进消费潜力回补和消费潜力释放的“杀手锏”。
开放·气场全开消费国际范儿
开放创新是新时代成都发展的最大变量和最强动能。对成都消费而言,自然也不例外。据成都零售商协会联合中商数据出品的《成都市2020年上半年首入品牌研究》显示,今年上半年,成都总计落户122家首店,数量位列中西部第一,持续领跑新一线城市。这既说明了成都消费市场的强大吸引力,也侧面说明了市场的“开放性”。
不仅如此,成都在扩大跨境电商、市场采购、二手汽车出口等新业态新模式规模,积极开展离境退税商店现场小额退税试点等方面也下足了功夫。数据可以给予较为直观的感受——虽受疫情影响,今年1至7月,成都市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217.25亿元,同比增长92.74%,依然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这一组组亮眼数据背后,“世界的成都”扑面而来。
良好的城市能够营造出多元且丰富的消费场景,用来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消费的开放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视角和想法的开放,成都对城市空间的开发利用,除了重视其作为生产空间的功能外,还重视其作为生活空间、精神空间和梦想家园的功能。
类似道理,城市商业空间利用,不再仅限于提供实物商品,还要注重提供新锐设计、塑造时尚风格、传播先进文化理念,而通过消费场景营造,重新诠释了现代社会中消费与城市空间的关系,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关联。同时,成都的各种消费场景逐渐演变成城市公共生活“孵化器”,这种“开放”吸引了多样群体集聚和社会交往,对城市发展产生多重驱动作用:拉动潜在消费、激发创新创意、培育社会资本。
(根据成都日报改写整理)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