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策医疗发布半年报,受疫情影响,营收净利率等都有不同程度下滑,但修复能力很强:
诊疗人次:公司上半年服务82.48万人次,同比下降18%;Q1/Q2服务人次分别为24.75、57.73万人次,同比变动-50%和+12.47%。
营收: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7.38亿元,同比下降12.87%;Q1/Q2分别实现营收1.92和5.45亿元,同比变动-51.08%和+20.39%。
净利润: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45亿元,同比下降30.22%;Q1/Q2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19亿元和1.64亿元,同比变动-119.58%和+44.63%。
通策医疗被无忧树列为《不要卖系列》品种,分别从三个维度描述通策医疗的护城河:一、标准化,可复制突破行业掣肘;二、总院+分院突破管理边界;三、医生集团建立人才壁垒。
大家可能会问,是否现在应该卖?我来阐述几个问题:
估值低有估值低的问题,通策医疗估值处于低位时质疑声音更多,对并购、对分红、对赛道的竞争优势都有众多质疑。
估值高有估值高的问题,一致性在强化,质疑的声音没有了,一边是不敢买,一边是不愿卖。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再来反观投资的精髓---商业模式的顶,这是长期持股的窍诀之所在,商业模式不是护城河,也难以量化,商业模式的背后是交易结构,交易结构的背后是利益相关者,分拆这些的目的是要看到交易结构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它对应的是增长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所以我认为现在不是通策医疗增长的极限,交易结构中还有不断优化的空间,特别技术迭代带来更好的体验未曾可知,虽然通策和高科技行业没什么直接关联。一个杭口能持续增长这么多年,然后向浙江遍洒蒲公英驱动持续增长,外围呢?还在培育……所以当讨论要不要卖出时,尽量采用长期视角。它现在贵了,但3年后呢?你认为市场会反馈它现在的状态还是未来的状态?通策医疗在外省能复制开来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复制,所以其长期驱动力还充沛得很。
长期主义必然有长期视角,但长期视角如果缺少必要的约束就是作死。再来看看Baillie Gifford怎么长期投资特斯拉的。(特斯拉产业链研究)
Baillie Gifford是一个老牌基金,持有特斯拉超过7年,目前盈利超过200亿美元。特斯拉这个充满争议的巨头在更为确定的今天已经受到市场的广泛赞誉,特别是特斯拉落地上海。可回看当初,是什么让一个老牌基金有这样的决心陪伴特斯拉一路成长?
在其官方网站,Baillie Gifford阐述了投资特斯拉的逻辑:
特斯拉拥有更好的产品和微小的市场占有率,而传统车企尽管是坐拥巨大份额却仍然在沉睡,给予特斯拉巨大的颠覆空间;
特斯拉的投资机会超越了汽车本身,还覆盖了清洁能源和公共事业;
特斯拉作为垂直一体化企业,通过硬科技解决了行业核心痛点;
特斯拉是非凡的行业领导者,能够引领新能源汽车的风潮。
我们今天理解特斯拉给汽车产业带来的变革,不仅仅是技术的价值,更是重构了商业模式,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带来了爆发力与确定性。
Baillie Gifford同时展望了为什么特斯拉可能成为一笔能够获取高额收益的投资:
马斯克的雄心:在全球汽车市场获取10%的市场份额,相当于在10年内达到1000万辆的年交付量;若5年内达到目标的一半则可实现2500亿美元收入,25%毛利率、600亿美元运营利润,可以支撑10倍以上的股价增长空间;
这一估值还没有考虑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太阳能和储能领域的潜在价值,后者构成了一笔潜在期权收入。
就像赛跑一样,短期赛道最拥挤,长期赛道最孤独。短跑运动员即便再出众,能领先的身位相当有限,优秀的长跑运动员在初期可能没有优势,但到最后可以领先很多身位。
参考资料《Baillie Gifford的长线思维:陪跑特斯拉七年获利千亿》
- End -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