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份,我觉得开了个好年,但2月份遇到疫情,我就开始担忧:企业是否打算推进转型,毕竟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直到4月份开始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5、6月份逐渐出现超越的情况,这说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还在,甚至更加迫切。——李楠
2020 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疫情给很多企业的经济造成了重创,也给了很多行业新的机遇,比如直播、网游等市场的繁荣。在这之中,新基建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从新基建具体涉及的核心板块来看,“数字经济与数字商业”已经成为如今中国发展的主基调。相对于传统“铁公基”而言,新的板块无疑是围绕数字商业打造的新型基础设施,这些又会如何影响企业或开发者呢?
2019年,中台经历了迅速窜红后的起起伏伏,2020年,新基建成为了科技圈的顶流,这两个饱受关注的话题有哪些结合点?面对网络中充斥的失败案例,中台到底要不要做?面对新基建,旧包袱如何处理?本期大咖说的直播间,我们邀请到了云徙科技副总裁李楠与我们分享上述话题。
四年多以来,云徙科技一直在做中台,对其与新基建的契合颇有心得。直播中,李楠表示,新基建是服务于数字经济的,数字经济最早于 2016 年 G20 杭州峰会被提出,核心要点是:
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以及经济结构优化的一系列活动。
在李楠看来,数字经济本身也有自己的新基建,就是“数字中台”。过去几年,我们经历过信息化、数字化等浪潮,我们见证了类似阿里、腾讯这样的互联网经济体的快速崛起,这些企业是数字经济最早的先行者,特别是消费侧的改革。如今,我们也看到这些互联网经济体与传统经济的融合。
从更大的角度来说,我们谈数字经济基建往往在聊 5G、云计算、IoT、人工智能、大数据。从一个行业或者企业来看,拥抱数字经济需要使用上述新技术。但同时,企业也需要一些更加靠近业务的东西,来进行持续不断的快速创新,以提升企业经营业绩。而这种东西,实际上就是数字经济时代下的新基建——数字中台。中台是应运而生的技术。
2019 年,中台纷纷出现在各类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报告中。在李楠看来,企业之所以频频想通过中台实现转型,原因在于数字中台有五大关键价值点:
第一是数据整合。
建设数据中台的企业往往具备一定信息化基础,同时具备一定规模和体量,在过去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历史周期中,企业拥有了很多业务板块,为了满足业务快速上线的诉求,不可避免地建设了大量重复的信息系统。这带来的问题不仅仅是资源浪费。当企业下一步想利用这些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的时候,也会不知从哪开始。是推倒重来还是再搞一套?而中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是业务创新。
随着数字化作为企业的大战略规划以后,组织设计有业务规划、业务验证、技术路径考察等多个环节。在这个环路里进行业务创新时,如果可以更好地利用现成的业务模式,并且可以自由拼装、集合,整个进程会被大幅缩短,这些模块组成了一个新的商业运营系统。在直播中李楠表示,以支付场景为例,整个逻辑可以抽象出三层:底层是最原子的付款类型、付款渠道;中间层是垂直业务单元;上层面向行业、个人金融消费类支付或者面向 B 端经销商采购等支付结算能力,不同的层级可以有不同程度的能力复用,这也表明产品化越好的数字中台,越能够加快业务创新。
第三是数据闭环。
过往,不乏有企业会对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单独立项,业务中台立项时表明希望解决线上与线下融合的问题,而这又不可避免的提到数据,需要通过数据运营来洞察消费者的心理并做出决策。因此,李楠认为,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应该是一体的,二者组合为数字中台,共同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问题,当使用这套方法论设计业务能力时,可以协同化、共享化地将业务能力聚合在一起,通过数字中台解决数据的会、通、用问题。以用为先,面向数据应用建设进一步加工数据资产,将应用能力释放在商业应用系统里指导业务开展,进而解决数据闭环的问题。
第四是应用移植。
大量传统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应用程序,这些应用需要在用户无感的情况下移植到中台上。
第五是组织演进。
在中台的推进过程中不可避免谈到的就是组织问题,很多传统企业从金字塔型的架构演变成扁平型的架构。以三层组织架构为例,第一层是面向市场的经营组织;第二层是资源能力共享;第三层是规划决策组织,业务部门变成能力中心。
由于可以解决如上五大问题,所以中台被很多企业视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步。如果将中台看作产品,应该具备哪些功能呢?李楠表示,数字中台一共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商业运营系统,包括面向渠道管理、商品管理等业务开展需要开箱即用的功能;第二层是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第三层是技术平台,用户可以低代码的方式进行开发,多端使用、多云使用。
上述三层架构适用于大部分企业,从数字中台 1.0、2.0 到 3.0,云徙科技现在对数字中台的核心理念是:软件定义中台,具体来说,将中台的执行面、控制面和运营面拨开,如果不这样做,很容易将中台的能力固化,以付款前查询库存情况为例,一般情况下,库存为零的商品不应该销售,但预售情况下允许库存为零,这就需要中台的能力是灵活的,行为是不同的。
此外,云计算作为基础设施现在已经成为企业 IT 架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李楠看来,如果中台不用云原生技术做支撑,很可能是老旧系统微服务化后简单包装的结果,企业需要谨慎选择。
过去,InfoQ 也曾报道过中台建设的失败案例,比如《中台翻车纪实:一年叫停,员工转岗被裁,资源全浪费》,缓慢的中台建设与快速变化的业务需求,中台的考核目标难以制定等问题让中台建设举步维艰。
中台是一个跨团队、跨业务的问题,这是一个企业级的问题,互联网公司做中台,每一家企业都有不同的背景和原因,如果把这些推到传统企业,有各种条件需要解决,比如组织能不能调,如果不可以调,那很可能做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再往前走了,会碰到一个组织的天花板,或者说是组织先行,还是技术先行,这与互联网公司的情况还不太一样,传统企业在组织架构调整上是一个大的坎,调组织就是在动利益关系,这个很难。
企业在推动一些决策落地时,往往背后还有两个重要考量:这件事情能带来成本的节省吗?如果不能,这件事情可以带来更多营收吗?如果都不能,这件事情如此复杂,做的必要性是什么?
对于技术服务类企业,中台对外售卖,这个问题很好解决,起码这个团队是盈利的,但在很多传统企业,技术往往仅支持内部业务,是一个纯成本的部门,当然这肯定是为业务带来了价值,只是直观来看,这是一个不营收的部门。如果站在为业务赋能的角度,业务中台的钱显然需要业务部门出一部分,建成之后可能还需要从业务方分走部分利润。
但这条路很难走通,每条业务线都有自己的 OKR 或者 KPI,这件事情对各业务部门的考核可能没有直接帮助,甚至于在局部较短时间内是阻碍当年 KPI 达成的,诸如此类的诸多问题足以让一家传统企业思索良久。
在李楠看来,中台就好比是悬挂在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建中台是找死,不建中台是等死”。即便不通过中台,传统企业转型的时候也会出现很多失败案例,一旦谈及转型,这就意味着会涉及人才和技术储备。与原生的互联网经济体不同,传统企业已经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优势,难免担忧这种优势会因转型失败而消失,所以企业转型之前需要在战略、组织、人才等多个维度做好准备。
对传统产业而言,新基建鼓励拥抱数字经济、拥抱数据技术,并从中获取经济增长。对于站在这个赛道上的服务商而言,明确自己的定位,并把行业最新理论和技术布道好,就意味着可以在行业中获得增长机会。
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如何向新基建过渡?怎么做?需要提前做好哪些准备?这可能包括三种类型:
1、原有历史包袱很重,且没有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应该怎么做?
原有的业务系统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中台化改造:
第一步:搭建中台,提供企业运营的核心机制,选择合适的领域,比如交易、营销等,输出业务能力。
第二步:业务数据无流失迁移。通过数据迁移工具,能够将全量、增量的数据同步到中台,保证原有数据的继续沉淀。
第三步:可选择如下之一或部分采用方法 1,部分采用方法 2。
(1)业务用户无感知的体验:原有的商城 H5 端、APP 端、PC 端触点应用保持现状,通过应用改造接入中台,针对原有的功能使用,用户端无需升级;
(2)新应用替换旧应用:基于中台,建设全新应用。优化现有流程,提高用户体验。
第四步:进一步拓展中心的领域,比如库存、仓储等。一般遵循从外而内,按领域逐步开展,而不是一次性全面改造。
2、正在转型中的,已经用了一些中台和 AI 技术的,接下来怎么走?
对于已经构建了中台的企业,需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加强中台的建设。
(1) 按广度和深度继续拓展中台的能力。广度是指中台所涉及的领域内容会越来越多,即可以是在业务中台之后再建设数据中台,还可以是一个中台所涉及的业务领域在扩展,比如从用户、交易、营销等扩展到库存、内容等。深度是指一个领域内的共享服务能力越来越丰富。
(2) 深化中台的体系化和标准化建设。引入中台的建设体系和能力标准规范,更体系化的建设中台,形成可视化的能力地图,并通过中台控制台的业务编排机制,更好更灵活地支撑业务的发展。
(3) 将前台业务接入中台,确保中台的落地。中台要想发挥作用,必须让前台业务接入中台。因此,需要逐步推动和改造前台系统,将其构建在中台之上。
(4) 业务数据一体化。通过业务中台将一切业务数据化,通过数据中台将一切数据业务化,即时赋能业务,让数据也资产化和服务化。
(5) 加强中台组织和中台协同机制的建设。中台的建设离不开组织架构的保证。
3、旧有技术包袱处理差不多的企业,是不是可以高枕无忧?
数字中台作为企业的新基建,最大的特点是与应用更贴近,与业务强相关。用户需求不断变化,一定会带来业务场景和业务能力需求的优化和调整。中台提供了灵活的扩展机制和业务编排能力,以应对扩展新的变化,但是新的业务能力本身还是需要不断抽象、提炼和扩展的。
因此数字中台需要持续运营,不断的业务滋养和能力沉淀才能跟紧业务步伐,持续为业务赋能提效。
最后,李楠表示中台这个领域暂时还没有出现“巨无霸”型企业,这意味着大家都还有机会。
对话嘉宾:
李楠,云徙科技副总裁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