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本土新增案例渐趋于零,有不少地区都逐渐放松警惕。但6月11-15日,北京连续新增了多宗本土新冠肺炎确诊案例,甚至出现了跨省病例。正当大家认为国内疫情即将过去,这一波传播也让我们意识到,疫情尚未完全过去,防疫工作还不能掉以轻心。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医生也在微博发文表示,“中国会持续处于“接近零(本土)病例”状态而非“无病例”。精准防控不伤全局,将是中国抗疫常态。”
河北保定也宣布升级疫情防控级别,包括要求机关企事业单位要继续执行出入测温、分散就餐等各项防控要求,有效控制人员聚集。
北京多个区也恢复了二级响应防控,要求社区、车站、地铁出入都需要测温和佩戴口罩。海淀区要求卡口轮班人员24小时值守,负责测温、健康码扫码、身份核验、登记等工作。多个社区实行测温、验证、登记、扫码等措施,并建立每日报送机制。
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测温终端都将是社区、超市商场、办公楼宇、园区、车站等公共场所的必需品。北京地铁目前有164座车站已经安装了热成像测温仪终端459台,可以实现无感测温。
如此庞杂的工作量,在疫情初期是一个考验。但抗疫接近半年,我们在防疫手段和技术上都有了很大提升。例如原来测温人员需要拿着测温枪逐一测温,再登记体温和来访人员信息,费时费力,低效测温手段更容易造成人群排队。现在不少科技硬件厂商都开发出人脸识别测温终端,可以直接通过人脸测温终端的红外测温摄像头快速准确地测出人员体温。
更重要的是,人脸识别测温终端通过联网可以实时上报测温数据到平台,方便防疫防控信息的汇总反馈,与传播速度抢时间。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