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线上召开“自动驾驶商业应用场景高端研讨会“,并正式发布了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智能网联研究院联合“自动驾驶城市示范与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成员企业共同推出的七大应用场景研究成果《自动驾驶应用场景与商业化路径系列研究报告》。
“一项新技术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需要在实战当中锤炼,自动驾驶特别需要寻找最佳的落地场景。”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在介绍本次研讨会的举办初衷时表示。
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王云鹏教授、交通部管理干部学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柱庭教授,美团首席科学家、AI平台总经理夏华夏先生、海梁科技董事长胡剑平博士、嬴彻科技执行副总裁黄刚先生、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彭进展先生、文远知行首席运营官张力先生、图森未来合伙人、高级副总裁吴楠博士、智行者科技联合创始人李晓飞先生等专家和企业代表,就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可能应用场景以及自动驾驶商业应用的落地路径等话题进行了分享和交流,近200人参与了此次线上会议。
1
自动驾驶的商业应用路径:从低速封闭到高速开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王云鹏教授认为,自动驾驶技术路径可分两个维度,一是低速自动驾驶,目前众多公司都在围绕特殊场景开展工作,部分道路条件是可控的,这无疑是当前自动驾驶迅速落地重要的组成部分;另一个是高速、开放环境下的客、货运领域,如出租车、卡车车队,这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来自不同类别的自动驾驶企业的嘉宾代表,分别分享了各自对于自动驾驶在低速的城区配送、城市环卫、封闭园区、自主泊车以及正在挑战高速开放环境的Robo-taxi、无人公交和干线物流等场景的应用现状及思考。
从低速封闭场景进行反复验证,到逐步向高速开放的场景演变和进化,自动驾驶的真正实现必然要经历一个曲折和充满挑战的过程。
2
自动驾驶场景应用的现状与发展思考
Robo-taxi、干线物流、无人配送、无人环卫、封闭园区、无人公交、自主代客泊车,基本涵盖了当前我国自动驾驶最适用的服务领域。
1
无人配送:3年内可实现量产 监管法规需加快制定
业界普遍认为无人配送是最接近量产的场景,易咖智车联合创始人、CEO 舒亮表示,无人配送的商业模式在降本、增效、体验好三个方面均存在优势。美团首席科学家、AI平台部总经理夏华夏表示,无人配送在国内外均已实现批量生产与测试,预计3-5年内能够实现规模化应用,并从简单场景开始逐步实现商业化落地,但在具体的场景中仍面临大量挑战。
与此同时,夏华夏及舒亮均表示,无人配送目前仍处于法规监管的空白区,对车辆属性难以界定,使得对其的监管仍游离于现有交通监管体系之外,难以快速出台,呼吁业界同仁、政府及专家协同加快研究解决。
2
无人公交:需要在政策支持下建立完整生态
海梁科技董事长胡剑平认为,将无人驾驶与公共交通结合,是解决目前城市拥堵问题的唯一途径。但由于无人公交的产业链成熟度有限,公共交通涉及到民生问题,对技术要求非常高,且商业回报率很低,成本回收时间长,因此发展无人公交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自动驾驶在公共交通场景的落地,需要由单车智能向车路协同与群体智能升级,由封闭场景向开放场景过渡,建立完整无人驾驶公交生态,才能大幅度提升公交运营效率。
3
干线物流:落地方案较为清晰 法律法规仍受限制
嬴彻科技执行副总裁黄刚向与会者表示,自动驾驶能够利用新技术,解决干线物流目前存在的行业痛点,并且商业模式与落地方案都比较清晰。嬴彻科技针对行业特点与法律法规要求,从L3级自动驾驶起步,使长途驾驶中两个司机变成一个司机,降低人工成本和司机劳动强度,提升安全性,提升燃油经济性,并且结合其独特的运营模式进一步提升货运行业效率。
图森未来合伙人、高级副总裁吴楠补充到,建议软件开发企业积极与硬件制造商合作,尽快实现自动驾驶卡车量产。目前,自动驾驶在美国的商业化进度快于中国,主要是由于法律法规的限制,在高速公路上的商业化还需要政府层面的推动。
4
机场、园区/厂区无人物流:无人物流从三方面实现高效性
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彭进展认为,传统的区域物流存在运行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安全风险大的问题,同时封闭园区内车流、人流、物流密集,场景复杂,对无人驾驶有着较高的要求。无人物流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高效性。
第一,稳定作业,智慧管理。无人物流车能够实现全天候、复杂环境下稳定作业,同时利用大数据,实现物流车的高效调度,并以简洁易用的操作系统提高人机协同效率。第二,显著降低成本。无人物流车首先能够降低人员成本,进而使管理成本下降,使物流投入可视、可控。第三,提高安全性。保证车端、系统端足够的软硬件冗余与完善的安全保护机制。
5
无人出租:“铁三角模式”推进商业化落地
文远知行首席运营官张力向与会者分享了其无人出租的“铁三角模式”,即无人驾驶技术公司、主机厂或tier1供应商、出行服务平台三方合作,推动可落地的运营服务。在铁三角模式下,文远知行推出了国内首个面向公众全开放的Robo-Taxi运营服务。全开放式的运营存在诸多挑战,集中力量推动政策、提升技术稳定性、加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文远知行经实战所得的宝贵经验。
6
无人环卫:由行业问题推导无人环卫的产品需求
智行者科技联合创始人李晓飞指出,因环卫行业的特点:人员生命安全、长时间深夜工作、极端天气情况、人员老龄化严重,由此出发推导无人环卫产品的研发需求:第一,针对人员特点,需要简单的交互界面;第二,针对作业特点,需要达到高精度的感知、定位、控制,并且需要配备预约功能;第三,针对环境特点,无人环卫车工作的道路环境比较复杂,并且需要考虑到灰尘对传感器的影响。
由此可见,自动驾驶技术在场景中的应用仍存在诸多问题,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无疑需要更长时间探索和验证,并需要多方培育和协同发展。
3
实现自动驾驶的三个关键词
从低速到高速逐步实现跨越,实现开放环境中高速场景下的无人驾驶技术路径,要做到车路协同。对此,与会专家王云鹏教授给出三个关键词,为自动驾驶产业商业化落地指明了待补足的功课。
1
关键词一:技术
目前已有很多公司落地了产品并开展了规模性测试,从单车智能到系统智能,从单车感知到系统感知,再到车路协同,整个技术链的发展趋势在业界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大规模的落地应用还没有实现。在车辆高速运行环境下,尤其全天候不同的道路环境下,如何构建技术体系,解决可靠性、信息安全以及系统发展的制约性问题,目前的技术储备及相适配的管理系统仍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停车场,这里面也有一些场地管理优化的问题,不单纯是一个混合智能的问题。所以构建一个包含汽车端、路侧以及云平台在内的管理体系,来支撑系统智能运行,才能更好的解决车辆全天候、多路况下的无人驾驶。
2
关键词二:生态
企业不能“在车言车”、只管车本身的事,要把车放在应用系统里来研究。城市是自动驾驶商业落地最大的场景,车、路、网共同构成了自动驾驶产业的生态系统,技术的研发及应用,要把生态放在首位考虑,只有构建好一个良性的生态,才能使好的技术尽快落地。
3
关键词三:标准
目前国内的自动驾驶上路法规及标准,都是围绕测试展开的,即特定场景、特定场合的示范运营。行业标准仍停留在测试和示范层级,这与我国的交通管理法律法规存在一定的冲突。王云鹏教授认为,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应该包括车辆技术条件、设施条件、运营条件以及系统软件与信息安全的要求等。因此,标准的问题应该得到足够重视,广泛吸纳相关主体,研究团体标准的制订问题。
总体来说,自动驾驶经过近些年的发展,从最初的想法,到现在的应用示范,经历了大量的探索、研发、验证和迭代过程,每一个应用场景的商业化落地都离不开“自动驾驶人”努力,和对技术创新和运营模式创新的坚持。
相信不远的将来,“自动驾驶人”一定可以探索出一条中国智能汽车发展路径,将自动驾驶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执笔:楚晴
RECOMMEND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