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AI用3天就写了首黑金属?听完我就跪了

编者按:不知道你是不是像我一样有个奇怪的爱好:喜欢找一些不同寻常的声音,设置成手机铃声,在接起外卖小哥电话之前,感受略显尴尬又谜之骄傲的几秒。

如果你正在考虑换手机铃声,不妨试试这四种2017年度最有科幻感的声音。

2017年是不平静的一年,各种意义上说都是如此。

去年,有这么一些爱音乐又爱折腾的家伙,捣鼓出了一些我们从没听过的声音。从来自太阳系边缘的宇宙射线强弱变化,人工智能创作的第一张黑金属专辑,到听后即食的巧克力“黑胶唱片”,可以称得上是2017年度最科幻的声音了。

您有一段来自旅行者一号的语音

对人类来说,太空可能一片寂静,但虚空之中其实漂浮着许多音符。每一粒微尘、宇宙射线的变化,甚至飞出太阳系这件事,都可能成为音乐。

2017年是旅行者一号探测器旅程开始的40周年,为了庆祝生日,科学家利用它携带的低能带电粒子探测器40年来收集的数据,编写成了一首3分钟太空交响曲,用小提琴、长笛、圆号和钟琴演奏,当作旅行者一号的专属生日歌。

这首歌的“协同创作者”是泛欧洲研究教育网络(GÉANT)的研究者Domenico Vicinanza和埃克塞特大学的Genevieve Williams。他们使用了一种叫“数据可听化”的系统,基于对原始信息特征的描绘,将数字和科学测量结果翻译成音频信号、音符和旋律。“简单来说,数字越大,音调越高。数值增长意味着升调,反之是降调。因此,旋律承载了数据的结构特征和规律。”

乐器的选择也有一番讲究。主旋律是基于宇宙射线的强弱变化,当旅行者一号经过木星和土星时,小提琴的基础上加入了钢琴和圆号,来表现进入和离开行星大气层。2012年之前的数据都由小提琴演奏,之后转为长笛、短笛和钟琴。从太阳所控制的太阳圈进入星际空间,则伴随着管弦乐与和声的变化,音调也从C大调变为降E大调。

宇宙中蕴含着音乐的概念在中世纪欧洲就已经出现。天文学家开普勒在《世界的和谐》(Harmonices Mundi)一书中就曾用音高来描述行星运行的速度,展现其椭圆形轨道。Vicinanza做的事其实和开普勒差不多,在这之前,他还曾用关于希格斯-玻色子的数据谱写了一段音乐主题(注:从术语上说,应该叫做“作曲动机”,motif),旅行者一号任务37周年的时候也做过类似的事。“每个数字都是一个音符,我想创作一首伴随旅行者一号整个旅程的旋律。”

但旅行者一号的信号总有消失的一天。据科学家们预计,当飞行到距离太阳约140天文单位的地方,它将无法继续使用太阳能电池,2025年左右我们将彻底与旅行者一号失联。那就是这首太空交响真正落幕的时候。

AI开始写黑金属了,我仍然不会弹吉他

还记得经常被提起的科幻电影《她》中Samantha创作的那首音乐吗?相比于Dadabots今年11月推出的专辑《Coditany of Timeness》,Samantha简直太温柔了。

听好了,这是人工智能第一次独立创作的黑金属专辑,除了没法来一段黑嗓,听上去意外地带感!

两位热爱黑金属的科学家,从美国黑金属乐队Krallice 2011年发行的专辑《Diotima》中选择了约35分钟的音频,拆分成数据流后“喂”给了一个模拟生物大脑而构建的神经网络,让计算机根据深度学习的结果,预测接下来的波形。

与之前几次AI创作古典音乐的尝试不同,在报告论文中科学家们写道:“Krallice作品中有着独特的旋律质感,浑厚的吼叫,在稳健而颇有攻击性的节奏上形成旋律。这些特征让他们成为了人类音乐中的异类。”而AI学起来还挺上手的。

在他们看来,“艺术中的深度学习革命”能为创造力寻找到新的渠道。AI创作的黑金属音乐看起来是一种奇怪的突破,但《Coditany of Timeness》这样的专辑说明,AI不仅仅能作为工具为人类艺术家提供帮助,更有可能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合作者甚至竞争者。

请听这段和弦,分析AI的创作思路

当AI们不那么放飞自我的时候,它们还喜欢创作一些和弦音乐。

在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实验室里,一个有着四条胳膊挥舞着八根小木棍的AI独立编写,并用马林巴琴演奏了一段大约30秒的和弦。

这个名叫Shimon的AI事先学习了将近5000首完整的乐曲,超过200万段旋律,风格从贝多芬、披头士一路跨到Lady Gaga和Miles Davis。除了由科学家设定作为起始的四小节外,编曲和演奏都是Shimon独立完成的。

“学习了这四小节之后,Shimon就开始根据之前学习的结果,’创造’新的旋律。从它的作品里能看到神经网络在学习了数以百万段人类谱写的旋律后,对音乐有怎样的独特理解。”

与之前的AI作曲不同的是,Shimon第一次创作了和弦与和声,这在它的创造者看来,意味着Shimon更像一位人类音乐家,关注整体的结构,而非单个音符。“音乐家会考虑,接下来的几小节是怎样服务于他真正想表达的东西,Shimon现在也又了这样的意识,它想要通过演奏表达些什么。当然,我也很好奇,AI所创作的音乐,对人类来说究竟是美妙的,富于想象力的,还是诡异的。”

这个作品听起来像是爵士乐和古典乐的结合体,又像是一个键盘手在无聊的时候随意拨弄出的旋律。Shimon究竟能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作曲家”,学者们和科学家们还各执己见。但可以确定的是,AI已经开始尝试音乐这些我们曾经以为是人类专属的领域,而且成绩看起来还不错,再过上几年,它们的作品没准儿真的会变成人类无法理解的“上帝之音”。

巧克力唱片:可以吃的音乐

如果巧克力会唱歌,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在瑞典艺术家Erika Marthins听来,巧克力将给我们讲述一段金星上生命的故事。

“小时候我总会想象不同的食物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比如一碗会说话的土豆什么的。如果把音乐和食物结合起来会如何?图像和食物呢?或者是动作?”

于是,在准备自己的艺术系研究生毕设时,她“压制”了一张巧克力黑胶唱片,往里面灌进了The Tornados乐队的《Life on Venus》这首歌。当特制唱针轻轻落在旋转的唱片上时,就会传出奇妙而美味的声音。

从工作原理上说,巧克力唱片和黑胶唱片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唱针划过纹路,发出声音;只不过巧克力的质感更加柔软,制作起来相比于金属或玻璃更容易塑型。但最有意思的还是它可能带来的惊喜:“播放的时候,唱针会划下一些巧克力,所以伴随着乐声你还能闻到淡淡的香气。”

这张唱片也有着独特的脆弱感,如果拿在手里太长时间就会融化掉。这在Erika看来反倒增添了一种“一次性”的乐趣:“食物只能吃一次,有些音乐也只能听一次。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欣赏每一个音符,每个瞬间都变得神圣而伟大。”

Erika是否会继续做下去,我们暂时还不知道。不过,想想黑巧克力唱片里的巴赫,榛子巧克力搭配爵士,似乎还挺像那么回事的。

这些充满科幻感的声音能被称为音乐作品吗?这或许取决于你对音乐的定义究竟是“音像店和在线流媒体平台上出售的专辑单曲”,“一段有旋律有节奏听起来还不错的音符的组合”,或者别的更加个人化的定义。至少有一点是确定的,形式越来越多样,越来越超乎我们日常经验的声音,正在逐渐拓宽我们对声音本身的认知。

无论是聆听旅行者一号从太阳系边缘传回的宇宙交响曲,在AI所打造的赛博旋律世界里探索,或者在乐曲结束后,咬下唱片的一角,让音符在舌尖完成最后一次跳跃,最有趣的一点就在于,我们永远不会满足于熟悉的东西,永远想要打破日常,去创造和接受新的感官刺激。

这不正是这个世界之所以充满音乐的原因吗?

| 关键词 |#音乐#

| 责编 | 西威主任

| 作者 |Raeka,转码员,《不存在日报》记者,冷僻故事爱好者。期待有一天能在街角遇见蓝盒子,去看看galaxies far far away。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102A0XFBE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