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t
- MeoW!Design Shots -
特别说明
此栏目内截屏所用手机为iPhone Xs Max。
使用的画布大小为:414 X 896(1倍图)。
所以标注的内容为元素在1倍图下的尺寸。
另:由于是比照截图佛系标注,故尺寸很可能有1-2px的偏差。
1
在我看来,微信经常是悄无声息地就更新了些什么小小的功能。
今天要说的这个大约是在上周刷微信朋友圈的时候看到的。
看到第一眼的感觉是:“嗯?这个?这个...”
它
是
这
样
的
我没有把今天要讨论的那一块圈出来,但是通过我的神奇测量,相信也都应该能知道是哪一部分了吧。
按钮背景吸取出来是#F7F7F7,但按标准说法应该为:#000000 3%.
从视觉上很容易可以看出来,其实就是放了一个全圆角的小按钮。
在微信UI规范里,正常次按钮的背景色是 #000000 5%,但这个使用的背景色却更浅 #000000 3%,这也足以体现出它的不重要性了。
虽然是相当不重要的操作,但仍要让用户一眼识别并保证不会误点,所以给这个留了很大一块区域;并且遵守朋友圈格式(分割线、背景色、间距),多了功能,却还是保持风格样式的统一性。
然后看到全圆角,我就顺带思考了一下为什么是全圆角的呢?为什么不是用已有样式里圆角为4的圆角呢?
于是我把它们放在了一起,看效果:
单从视觉对比效果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左边的全圆角按钮明显要更吸引注意力。
天天刷朋友圈的我们都能发现,在朋友圈这一页里,头像与操作按钮均为圆角按钮,图片均为直角,而这里的跳转按钮为全圆角按钮。
为什么要使用这些不同的格式呢?
既然说到这里,我们不如仔细分析一下:
当边角带弧度之后,就会更容易进入人的肉眼,而当弧度为全圆角的时候就非常引人注目了。
1.朋友圈中的图片,它只是一个内容的展示用途,比起通过圆角引起用户的注意,它已经有丰富的内容吸引用户点击了,所以使用直角即可。
2.头像和操作按钮,均可点击进行相关(带选择性)的操作,故使用圆角,一个是从视觉上符合用户对于按钮的既定认知,第二个则是在含图片(带直角)的朋友圈内容中更能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3.全圆角本身更适合使用在只含一个操作点的按钮上,提供单一简单交互,这样看来明显就很适用于“跳到还没看的位置”这个操作。
...
其实上面80%的内容是我在写第一个字的时候完全没想到要展开的内容,不过现在看来似乎也挺不错的,那么我还想说什么呢?
就是我当时看到微信朋友圈跳转按钮的第二反应:“这...这不是微博的那...那什么吗?”
从含义上来看,这是两个意义完全不同的按钮。
微信的跳转是告诉你,点了之后,可以跳转到之前还未看的部分。
而微博的按钮是告诉你,之前的你都看完了,点我给你一点新鲜的。
对于微信的设计我们刚刚已经聊过了,那现在就来看看微博的,同样是一个按钮,微博比起微信的简约,稍稍多了一些设计感(嗯?好像不只稍稍?),首先从使用背景底色将按钮与微博的卡片内容区分开来,按钮旁边还使用了虚点分割线,并且按钮本身应该还是有一点描边/阴影的,加之还是一个文字+图标的按钮。
比起微信的轻,微博可以说是很丰富了。
唯一让人有些不太理解的也是文字旁边的向下箭头的图标,我琢磨了很久想给这个按钮一个解释,或许是想告诉用户点击拥有更多内容?又或者是为了提醒用户这个是可点击的?还是说仅仅是个下拉刷新的图标?
作为一名深度脑洞用户,我看到这个的第一感觉就是:老觉得点击以后会出来一个下拉选择什么最新/最热新闻之类的菜单,虽然想想不可能。
其实点击后的样子:就是开始加载的提示。
于是我尝试将那个向下箭头去掉、换成其他的图标。
去掉以后瞬间感觉清爽了很多,也不会让人产生歧义,但结合微博的风格来看的话,似乎就会略显单调了一点。
更换了个图标以后能避免有像我一样‘憨厚’的用户会脑洞式误解,也符合整体风格,我替换的图标或许不是表达最清楚的,但从这点可以发现其实使用一个更贴近语境的图标,在丰富设计的同时才会帮助用户减少无谓思考的时间,更加直观的简单明了的告知用户信息。
关于微信这个新的功能点就说到这里啦,(似乎顺带也说了一下微博的相关内容),倒是意料之外的说了这么多,算是开了个好头?~
真是棒极了!
以上分析内容均带个人色彩,欢迎不同意见一起讨论研究,新公号没有留言功能,如要battle只能委屈在公号里把菜单切换成键盘发送文字过来啦!相互切磋!
如果有任何关于UI设计的问题也欢迎通过上面说的方式直接提问,收到后一定会认!真!回!复!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