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谢陵春:智能制造决策制定方法论

上次讲到精益的系统论也是智能制造实施的核心,精益是智能制造的基础。

精益又是怎么样给智能制造提供系统论和战略观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企业生存的根本是要赢利。只有赢利了,才能给客户、员工、供应商、股东等相关利益方提供更好的价值。企业要赢利从两方面就可概括,一是开源,一是节流。开源的关键是提供给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节流的关键是系统运作的效率和成本。

所以这一节我们从节流角度来讲述精益对实施智能制造的指导作用。智能制造的运营系统的要长久维持而不出问题,最好是建立一套反映运营效率和成本的财务机制,这样才能保证智能制造的方向不会偏。这里并不是说要改变原有的会计方法,而是另建立一套能有效地、及时地反映运营信息的精益财务方法去指导运营活动。

现有的会计和业绩考核方法有些弊端:

会导向人们大规模生产和建立存货。大规模生产可降低成本,建立存货也会增加资产,摊薄管理费用,使会计报表上赢利增加。但这实际上是会误导的,大规模生产在现在多品种,小批量的市场环境下是增加成本的,它增加了很多非增值的作业,无形中堆高成本的。建立存货也是增加企业风险的,增加现金流支出不说,还会降低企业的柔性。智能制造是应对多品种,小批量和增加柔性的,为此我们必须建立精益财务并使之用IT的方式固化。否则两者会产生矛盾的数据让企业无所适从,传统的是用利润率思想指导企业运营,但这个利润率是虚的,会误导我们决策,实际发生成本会多得多,精益是用现金流思想指导企业运营,这在现在快变的市场环境下特别重要。

现有会计方法会产生大量的收集和分析工作,是为了应对各种的报告的需要。从精益的角度来说,这是大量的非增值工作的。我曾有个客户5百多人的工厂,竟然有17个财务去处理这些需要,这其实增加很多间接成本,对实际增值工作也没意义,反而扭曲了真实成本发生的原因。

现有会计报表都是月报,属于事后管理,这犹如看着后视镜开车。对成本的发生源的消除作用有限,等看到问题时,已过了一段时间,不符合精益思想,精益强调的是三现主义和快速问题解决,是消除问题而是等问题出现而去处理问题,这也会影响系统的效率和成本。

对企业创造利润的核心是端到端的价值流,传统会计是片面地反映问题,加上传统的中央集权的职能式管理结构,反而让人只看到局部状态,忽略了端到端的价值流。我们应让价值流优化,减少价值流的成本,这样去增加企业赢利能力,传统作法很可能“按下葫芦浮起瓢”

精益是通过有效的系统性设计和实施而让组织应该成为什么。通过良好的设计可以实现做到缩短提前时间。减少空间、能源、材料、紧张和过载、次品、污染、换型时间、加工时间、工作时间,而且可以保证增加赢利的,这些都是智能制造的实施基础。

所以智能制造首先要有更好的决策制定方法,而精益财务能提供相应的方法论,再通过IT系统实现。

精益的核心理念是快速流动和增加柔性,这和智能制造的核心理念一致。从生产的最小组成-生产单元来说,主要管控点就是节拍,标准化作业,小时报告,总体设备效率,在制品的数量,首次合格率,换型时间等。所有这些要求IT化,才能更好支持智能制造。

其次,从价值流层面看,人均销售额,按时交货率,进料到出货时间,首次合格率,平均单位成本,占地面积,存货天数,价值流成本是精益的核心控制点,所以智能制造也要把这些要求IT化。

最后,从企业整体运营来说,现金流的管控,存货周转率,客户满意度,各种支持性的报告,资源能力,人均销售额,单位产品能耗,持续改善文化。这些都是精益的管控点,所以智能制造也要把这些要求IT化要把精益和智能制造结合好,就要根据精益财务的思想和要求,使IT数据能及时反应我们的业务活动,指导精益的改善,这样智能制造就不容易走偏,要不然实施了很多措施,增加了很多投资,但客户满意度不变或下降,公司赢利能力却下降了却不知,这些是智能制造要极度避免的。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0330A05FFO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