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RPA的「技术平权」之路

一个行业突然火起来了,一定有其背后的原因。 2019 年上半年,RPA 还是个冷门领域,整个国内的 To B 市场没有太多人了解 RPA。可没想到,从下半年开始,峰回路转,几大 RPA 公司相继获得融资,一些公司还对外宣布了 RPA 战略,突然间 RPA 就成了投资者眼中新兴的风口。

其实,RPA 在国外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有将近 20 年的历史,但在中国却还是起步阶段。2015 年前后,普华永道、德勤、安永、毕马威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开始在中国区使用 RPA 产品,才将 RPA 的概念带入中国;2017 年,国内 RPA 创业公司如艺赛旗、弘玑 Cyclone、云扩科技、Uibot、阿里云 RPA 才开始出现。2018 年下半年起,中国市场的 RPA 需求开始爆发。

据 HFSResearch 的研究数据显示,RPA 的全球市场规模已从 2016 年的 6.12 亿美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17.14 亿美元,近三年的年增速均超过 50%。预计到 2022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43.08 亿美元。

一个行业突然备受关注,一定有其背后的原因。RPA 对企业的价值是什么?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去了解一下 RPA 的发展历程。

什么是 RPA?

RPA 是指软件流程自动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也可以理解为自动化机器人。RPA 不是一个具有实体的机器人,而是一个在用户端自动执行的软件,它可以让机器去记录人与计算机的交互步骤(包括键盘的输入、鼠标的点击、复制粘贴操作等),让实施人员通过拖拽编辑规则,生成一个所谓的“机器人”,自动重复这一系列“手动”的操作。

也就是说,只要预先设计好使用规则,RPA 就可以模拟人工,进行复制、粘贴、点击、输入等操作,协助人类完成大量“规则较为固定、重复性较高、附加值较低”的工作。而且,这种软件机器人不用侵入企业现有系统,就可以提升老旧系统的整体能力。

以报销场景为例,员工报销时接触到的系统可能包括:打车软件后台、公司内网、打印系统等,如果公司配置了负责报销的 RPA 机器人,员工只需要点击开始,最后拿着报销单交给前台即可,一切在系统间的操作都由机器人完成。

RPA 国外先火,近几年在国内势头渐猛

全球 RPA 行业的第一梯队是 Blue Prism (2001 年成立,上市公司)、UiPath (2005 年成立)、Automation Anywhere (2003 年成立)。

从产品定位来看,在第一梯队中,UiPath 高举“人手一个”的战略,Blue Prism 突显其企业级产品的专业程度,而 Automation Anywhere 则推出了基于 Web 的云原生 RPA 平台,强调其产品的全面及易用性。

相较于国外 RPA 的发展速度,RPA 在中国仍然还是新兴事物,除了一直在关注 To B 行业的用友、金蝶以及阿里云等巨头公司在积极布局 RPA 产品线外,一些 RPA 创业公司也逐渐崭露头角。

云扩科技是其中之一。云扩科技成立于 2017 年,总部位于上海,是一家智能 RPA 科技企业。2019 年 6 月 25 日,获金沙江创投、明势资本千万美元 A 轮融资,并于 8 月 12 日,再获得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的数千万元 A+ 轮融资。

今年 3 月 16 日,云扩科技宣布完成 3000 万美元 B 轮融资,同时对外宣布:前微软商业人工智能首席研发总监、前 UiPath 全球研发总监胡世超正式加入云扩科技,担任首席产品官,主要负责云扩科技产品战略规划、设计及新一代产品研发。

云扩科技创始团队基因根植于微软,曾负责全球级别的公有云服务,核心成员有来自 Azure Stack 创始团队的架构师,在高并发、高可用以及准确计费等平台服务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具备开发云 RPA 的技术实力。

官方提供的资料显示,不到 2 年时间,云扩营收实现了 400% 的增长,客户包括多家世界 500 强企业,涉及金融、能源、制造、零售、医药等多个行业,实现了财税、人事、销售、IT 运维等上百个场景的自动化。

除了本土市场,云扩 RPA 产品也已打入日本市场,并进一步加快其全球化的进程。

2019 年 9 月,Blue Prism 宣布正式进军中国市场,给国内的 RPA 厂商无形中增加了压力,在问及是否担心被国外 RPA 公司抢占国内市场份额时,云扩科技 CPO 胡世超表示并不担心。国外的 RPA 厂商虽然产品做得比较成熟,但是他们对于国内公司的本地化支持做的还不够,比如有很多厂商还没有中文的产品文档和视频教程等,这就提高了 RPA 的使用门槛;同时,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因为并不了解国内部分企业 IT 系统的特殊性,国外 RPA 厂商解决问题的速度会比较慢。云扩因为扎根中国市场多年,了解国内企业的情况,无论是本地化支持还是问题反馈速度都能快速响应国内企业的需求。

但云扩也不敢掉以轻心。固然国内 RPA 厂商更了解国内企业的情况,但若产品做不到位,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同样也会面临流单的结果。

什么企业会需要用到 RPA?

胡世超提到,基本上所有的企业都需要 RPA,只是需要 RPA 的程度不同。

很多企业里面有大量规则性的重复劳动,比如人事部门计算个人所得税、薪资、汇总、报表等,这些工作全部可以让机器人代替,不仅执行效率会非常高,而且不会出错。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员工执行重复操作的压力,从而可以去处理更多具有挑战的、需要人去决策的、高价值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人员流失会减少,工作氛围会更好,内部创新也会持续增加,整体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协作能力。

现在的市场环境变化很快,竞争也很激烈,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企业内部在业务或者流程上经常会有快速调整的需求,以适应变化的市场。传统的方式是购买软件或开发软件,但是这种方法比较慢,也比较笨重,如果需求中途再次发生改变,调整的成本会非常高。

相较之下,RPA 的部署时间很短,通常一个轻量级的流程可能两周到一个月之内就可以部署完成,如果业务或流程有变化,部署的调整也很容易,基本上企业的业务人员自己就可以做调整,这种方式更加灵活,对需求改变的承受力更强。从某种程度上,RPA 使企业提前适应了人与机器人协同工作的未来图景。

云扩 RPA 的产品迭代

云扩 RPA 系统经历了两次最大的迭代。第一次是去年下半年新产品发布,提供了一个整套的 RPA 产品,加入了企业级的控制台、编辑器还有机器人等。通过这次迭代基本上满足了企业自动化的大部分需求。

第二次就是云扩在即将发布的一套新产品里进行了一次架构升级和性能优化,主要有三点:一是增加了机器人认知服务系统,目的是让 RPA 做的更简单和智能。

RPA 和 AI 相辅相成,但 AI 本身落地比较困难。机器人认知服务系统可以将 AI 的智能服务封装成一个拖拽即可用的组件,这样开发者可以非常方便地使用 AI 功能,极大地简化了 AI 的开发流程。

二是云扩推出了 RPA 云服务,其目的是让 RPA 能够人人可用。为了进一步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只需要通过注册登录一个云扩的账号,即可下载全套的编辑器和机器人,然后连接公有云上的控制台,通过大量的文档和教程,就可以开始学习使用云扩 RPA 的产品。

三是推出了云扩学习系统,这是国内首家 RPA 方向的交互式学习系统,就像老师上课一样,初次学习需要掌握一定的概念,通过练习题、小测验、随堂考试等,进一步了解 RPA,并可以动手实操。通过交互式的学习系统,使得人人都可以来学习 RPA。

胡世超提到,云扩的 RPA 系统已经成熟,所以下一步就是降低 RPA 的流程开发门槛,让产品更加简单易用,朝着人人可用的目标前进。所以云扩今年格外看重生态的建设,希望让更多的人、更多的企业能够使用 RPA 产品,感受到 RPA 的价值。

企业决策者选择 RPA 时应该关注哪些因素

RPA 无论从功能上还是效果上,都能满足企业提高效率的需求。但是引入 RPA 也必然面临成本的增加,所以对于企业决策者而言,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撬动其对于 RPA 的使用诉求。

胡世超说,这个平衡点就是 RPA 能够给企业带来多少价值。

基于以往的合作案例,在企业考虑是否引入 RPA 之前,云扩团队会和企业一起详细分析它的需求,比如某个流程在一个月之内需要多少人执行多少次,成本是多少。如果中间出错,返工的成本又是多少,综合多项指标的评估之后,对于决策者而言就会意识到 RPA 的引入是否必要。

从企业决策者的角度,他应该重点关注 RPA 的几三因素:

第一,RPA 产品是否简单易用。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应该尽可能让企业的业务人员或者企业内部人员能够自己去使用和修改流程。这也是云扩一直在强调的图形化编辑器的作用,它可以进一步降低产品的使用门槛,让非专业的程序员,比如具有理工科背景的业务人员,能够去编辑和修改流程。

第二,RPA 产品的生态丰富度。生态丰富度包含了两个方面,首先是产品的学习支持上,比如云扩即将推出的交互式学习系统,让企业的员工能够自己去学习 RPA 的产品,同时,云扩还将推出一个问答式的论坛,当企业在碰到相关问题的时候,可以在论坛上找到答案。

其次,要为 RPA 用户提供很好的知识,这需要 RPA 厂商在技术上有足够的积累,才能有干货的内容分享出来。在生态系统上,一个企业在部署 RPA 的时候,如果能有一个丰富的组件市场,那么企业不光是能够利用产品内部自带的一些组件,还可以去市场上获得所有第三方公司开发的组件,这就让 RPA 的生态更加活跃。

云扩计划在 4 月 10 日推出组件市场,去完善 RPA 的生态系统。云扩本身会提供很多功能丰富的组件,用户打开编辑器采用拖拽的方式就可以“开箱即用”。但每个企业的属性和业务需求不同,对组件的功能也有个性化的要求,于是云扩提供了一个组件市场,所有人都可以去开发自己的组件,然后上传到云扩的组件市场,就像 AppStore 一样,可以浏览和查找。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公有云平台,学习、了解、试用 RPA,再加上组件市场越来越丰富,整个 RPA 行业的认知度也就慢慢建立起来了。

第三,企业决策者应该看重 RPA 产品的企业级特性是否足够好。举例来说,对于中大型企业的管理,有的企业需要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权限,如人事部门可以有人事部门的机器人,去处理他们自己的流程,管理者可以看到人事部门的日志,但其他部门的人看不到。还有一些企业级的需求,比如安全和密码管理、审计日志、角色和权限管理的功能等。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他需要 RPA 能够具备企业级的良好特性,提供丰富并且全面掌控的一个安全管理平台。

胡世超提到,云扩有一系列配套的产品方案可以供企业进行选择。比如机器人分基础版和高级版,基础版相当于个人用户可以使用,以较低的成本去部署;高级版相当于可以 7*24 小时不停地在后台处理大量的重复流程,这样 RPA 带来的价值也会更高。另外,云扩即将推出按时计费的机器人,相当于“钟点工”的模式,最终按解决问题的时间来计费,帮助企业更好地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对 RPA 未来发展的思考

RPA 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大势所趋。未来的中国,必然要面对人口红利的衰竭,企业内部又存在大量重复的工作,加上人力成本逐年攀升,RPA 是一个非常合适的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RPA 为 AI 落地找到了新场景和新方向,AI 落地越精准,RPA 能创造的可能性就越大。

对于 RPA 的未来发展,胡世超总结了几点:

第一,RPA 会逐渐平民化。现在 RPA 还是少数人的工具,只有做 RPA 企业的内部人员才会使用。随着 RPA 使用门槛的降低和生态建设的完善,RPA 技术会逐渐平民化,使得更多人可以来使用,感受到它的价值。

第二,RPA 会成为云上不可或缺的一个服务。今年云扩也会发布真正基于云端的 RPA 产品——其核心定位是让 RPA 成为企业基础设施的一部分,类似微软 Office365 的“端 + 云”运行模式。RPA 云化后,企业可以像支付水电费用一样,按照使用机器人的时长、处理件数等去支付 RPA 的费用(即按需付费),这将大大降低 RPA 产品的使用门槛。可以说,云端 RPA 不仅是 RPA 在产品形态上的创新,也是一次商业模式的变革。

第三,RPA 会越来越智能化。对于企业和用户来说,可以很容易地去接触和使用到 RPA 技术,并且 RPA 能够成为 AI 的一个落地平台,让 AI 更接近现实,让智能化、自动化更便于理解,这也是 RPA 被看好的原因之一。

在 RPA 出现以前,企业内部要使用 AI 的流程是非常复杂的,需要 AI 技术和企业内部的系统集成,就涉及到一些 API 的对接,那么在安全性和稳定性就要格外谨慎,可能会要求修改企业现有的系统,才能实现 API 和 AI 技术进行对接。这就导致了整个 API 的落地会非常复杂、漫长和繁重。有了 RPA 之后,比如云扩现在采用的是把 AI 功能封装成组件,采用拖拽式的方式使用 AI 的功能, 这就极大地简化了 AI 的落地流程。

第四,RPA 会逐渐开启人机协作模式的新时代。大部分 RPA 产品都是一个全自动化的模型,当流程编辑好了之后,就会端到端地去自动处理机器该做的事情。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发现有很多场景是需要人机交互的,比如某个流程处理到一半,用户会要求中间加入人工审阅和批准的步骤,或者说流程在启动的时候,可能会需要人工去输入一些数据和参数。所以,RPA 也会激发出越来越多人机交互的新方式。

第五,RPA 的生态市场会进一步繁荣,同时,RPA 的人才市场也会初具规模。当 RPA 的价值被企业认可的时候,会有越来越的人加入 RPA 这个行业。RPA 会成为人类很好的协作者,帮助人类提高效率,创造更高的价值。

不仅如此,RPA 还可以创造很多新的岗位和就业机会。随着 RPA 市场的持续火热,更多的机器人会被部署,对掌握 RPA 技能的专业人员,比如 RPA 工程师、开发者的需求会持续增长。

随着 RPA 在企业里大量的应用,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行业中来,这也提升了对于 RPA 的培训需求。云扩很早就意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所以在今年即将发布的产品战略里,也把人才培养放在了重要的位置,通过提供学习平台,让广大的对 RPA 学习有需求的人士能够自我学习。

结束语

To B 行业之难,大家心里都清楚。即便国内外有很多家企业已经成功应用了 RPA,并验证了其效果显著,但技术发展往往先于用户认知,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 RPA 成为行业风口,到大众普遍接受,再到行业走向成熟,绝非一蹴而就。

这也是为什么以云扩为代表的 RPA 公司在关注技术和产品之外,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去研发学习平台和课程,注重 RPA 人才培养,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投入。产品再好,用户认知不到它的价值,也是行业的悲哀。

不可否认的是,RPA 时代已经来临。以往 RPA 不火,是因为 AI 技术还不够成熟,随着 NLP、OCR 等 AI 技术的整体提升,RPA 的落地将变得更加实际,毕竟让机器去替代人工,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采访结束,我问胡世超:“国内 RPA 的发展需要几年才能达到国外的同等水平?”

他说:“1~3 年。”

对于这一点,我们让时间来验证答案。

嘉宾介绍: 胡世超,云扩科技 CPO ,原微软商业人工智能部门研发总监、原美国 UiPath 公司全球研发总监,主要负责云扩科技产品战略规划、设计及新一代产品研发。

  • 发表于:
  • 本文为 InfoQ 中文站特供稿件
  • 首发地址https://www.infoq.cn/article/zBl0zw05uCqb0yuUoWl7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