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商业本质都是人的需求满足,无论是新挖掘的需求,还是原本就存在的需求比如衣食住行。
用户行为发生重大变更,商业现象也跟着变化,技术底层也连带影响,比如这些天杭州街道空无一人,出行需求则锐减,家庭餐桌比例暴增,而社会餐桌一片凄凉,大批公司走向线上,办公协同与直播则红火异常,技术底层不断更新,关联的人才需求空前暴涨。
这个逻辑大家这些天看各种资讯新闻,应该都有很强的感知。
整个互联网生态阵营中,对于核心重要但话语权有限的前端族群来说,哪些算是核心竞争力,又要如何保持呢?
跟竞争力相关的其他资料,也可以看这 10 个宝藏库。
竞争力的立体拆解
我们把竞争力拆解下,纵向是能力面,横向是认知面,时间线上是方法面,将这些面拼一起的叫执行力,这样就是一个更立体的竞争力集合,显然能力越强、认知越深、方法越多、执行力越爆棚的人竞争力越强,这个模型是我基于前端总结的,但应该也是通用的不限工种。
再把这些面继续拆解一下:
能力面,是实体化的,分四条线:常识、知识、经验、能力
认知面,是虚体化的,分四条线:价值、动机、意愿、认知
方法面,是具象化的,分四体线:目标、规划、计划、方法
执行力,则是驱动能力、认知、方法不断迭代的轮子和底盘,没有这个轮子,一切都静止在原地。
前端行业能力矩阵
基于上面的这个竞争力模型(本文不做展开,需要较大篇幅),我画过这样的一张表格,来具象化前端工程师的核心竞争力:
这个矩阵有它具体的填写逻辑和背后的解释,也是我对早早聊社群同学做职业规划和辅导的基础素材。
我们直奔主题,把图上的能力抽离出来,也就是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这块能力如果映射到我们前面所提的竞争力,它基本是落在能力面,也就是常识、知识、经验、能力这四条线,并不等于全部,也就是说它是前端核心竞争力的实体内核,但不是全部,因为常识是最基础的知识是没有门槛的,知识是高频变化有时效性的,经验是可复用的逐步积累的,而能力是相对稳定需要不断训练的。
讲到这里,我想大家初步 Get 到我的一个观点: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集合,综合素质内核是工程师的能力合集,能力合集中是要分阶段分层的,上下两层分别是工程师的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但当下要选择哪些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的素材,是需要结合职业规划来做,同时在专业能力侧,任何一层短板都会破坏核心竞争力。
竞争力的形成路径
那么这个综合实力如何突出,就是在专业部分和通用部分发力,至于如何发力,是需要结合职业规划来走,而职业规划的底层又有另外一套逻辑链,今天按下不表,而是把一个更直观的成长模式分享给大家:
我们用做项目来举例,每一个项目都是一次新的开始,在这个新的场景中,大家可以比照前文的竞争力三面,以及能力矩阵表格来针对性的在每个项目中提升特定几个能力,从而有节奏的达到快速形成竞争力的目标。
除了项目的视角,还有一个方法(简称无脑可复用的套路)视角:
以这种方法来推进任何一个项目的进行,则是一个闭环的做事模型,基于这个闭环的做事模型,综合竞争力的形成周期将会更短,效果也会更好。
结论就是:疫情当下与未来,线上化办公与服务的进程会加速,整个行业的人才缺口只会更大不会更小,其中前端工程师(我们指的不仅仅是切切页面的前端)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对工程师的要求会更高,工程师的成长机会除了在大公司,将有更多的中小微公司和传统型公司中孕育更大的事业空间,留给综合实力突出的前端工程师。
而回归到技术上,核心竞争力的建立一定逃不开这三个东西:
有挑战性的项目(有复杂度的技术基建、业务项目),这个是竞争力训练或者叫技术成长的土壤
有强大的自驱力和执行力,每次都希望用最快的时间最高质量的完成任务,并保持学习的速度
有靠谱的团队培养,里面有优秀的人可以对标,有大牛指导,或者在社区有大佬指导亦可
这三个有一个短板,竞争力的练成就会打折扣,如果你是一颗小树,项目是你的土壤,自驱执行力是你身体中的基因让你破土而出开枝散叶,可以辅导你的团队和人是外面的雨水阳光和修剪的园丁,得益于此才换的更好的成长,而在这个疫情下,显然这三者都需要尽量满足并加速进行,才能在未来竞争中更拔得头筹。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