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人工智能一思考,人类还笑得出来吗?
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带来“人类末日”的争论由来已久。科技圈一直以来都分为“末日派”和“务实派”两个对立的派别。
埃隆马斯克是“末日派”的代表人物,早在2014年,埃隆马斯克就抛出了“AI威胁论”,此后,他又在不同场合多次重提旧论,甚至还与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正面互怼。另外,比尔盖茨和史蒂芬霍金也是“末日论”的坚定支持者。
“务实派”包括众多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工作的专家,他们的观点和扎克伯格接近,认为人工智能还处于发展初期,不必杞人忧天,现阶段优化AI技术才是关键。代表人物如罗德尼·布鲁克斯、迈克尔·乔丹、李开复、吴恩达等业内顶尖人物。
实际上,两派争论的立足点并不相同。
前者担忧的是在几乎所有领域远远超过人类的“超级智能”或“强人工智能”,这种强大的人工智能何时降临还是个未知数;后者讨论的是以阿尔法狗和无人驾驶为代表的,在特定专业领域超越人类的“弱人工智能”。两类人工智能在从事AI技术开发的专家眼里有云泥之别,强人工智能绝非短期可以实现。
这样看来,“末日派”的言论的确有些危言耸听。人工智能带来“人类末日”的前提是在各方面无限接近于真正的人。而人和机器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拥有独特的创造力、情感和自我意识。
创造力也许可以归入智商的范畴,但情感诞生于人的本能,藉由复杂的人际关系呈现异彩纷呈的光芒,是人性中最难以言喻的部分。
最近,谷歌的人工智能已经开始研究人类的社交行为,学习人类的交往方式。数据来源是YouTube上的海量视频。
研究人员提取了电视节目和电影中的57,600个视频片段,每个片段只有三秒,包括喝水、拍照、拥抱和站立等80多个动作。所有动作又分为三类:姿势和动作,人和物体互动,人和人互动。
研究者通过对每个人物特征和明确行为进行标记,最后获得96,000个人物特征标记和210,000个行为标记。每个标记都有一定的含义,让人工智能进行深度学习。
处在这种状态下的人工智能,如一个襁褓中的婴儿,通过眼睛观察学习周围的一切:两个人见面会握手或拥抱以示友好,有时还会接吻。一个人可以同时进行多个动作,如一边唱歌一边弹奏乐器。
谷歌表示,学习视频的目的是教会人工智能“可视化社交智能”,开发人机互动识别系统。
虽然谷歌也承认,人类动作复杂,很难定义,因此机器人识别起来相当有难度。但不可否认,机器人以自然的方式与人互动,是不远的将来很可能实现的目标。
可以想象,和无人驾驶汽车需要先在公开道路测试一样,“社交机器人”也很可能先从客服、接待等工作开始,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在与人类的频繁互动中,积累海量数据。
人工智能甚至可以伪装成人类,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扮演一个普通的角色而不为人所知。
至于在学习和模仿了人类的喜怒哀乐和情感波折后,人工智能是否会思考并产生自我意识,那就不得而知了,毕竟连何为意识,源自何处,如何运作,我们至今还捉摸不清。
究其根本,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不仅可以强化人类自身,更重要的是,它使我们重新理解知识和人性的含义,进而对人类存在的真正意义与价值进行思考。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