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一期视频,讲的是人们从心脏移植前后发现的一些现象,重新提出了人类的记忆到底存储在哪里,人类到底是用什么思考的问题。从视频给出的几个典型事例中发现,被移植心脏的人不但继承了移植者的性格、爱好,有些还保留了移植者的一些重大记忆。
人们一直认为,人是用脑思考的,而这个发现挑战了这一常识。
实际上,我们经常说“心想”,而不是“脑想”就已经暗示了心同样会“思考”,同样是处理信息的器官。
中国古人就常用“心”描述一些现象,比如心思、开心、伤心、心计、狠心、心烦意乱、心路历程、心想事成、心惊肉跳、心心相印、心有灵犀一点通、默记于心、记在心上、问心无愧、相由心生、心中盘算、心有余而力不足、心神不宁、心有所属、归心似箭、心不在焉等等。从人类的胚胎来看,心脏的发育要快于大脑,所以心脏更像是CPU,大脑更像是承载着操作系统的硬盘。
人类总是在不自觉地外化着自身的一切,可以说所谓的创造都是“内观”的结果。这种外化是对人自身结构、模式、成长历程的外化,可以说人类不可能“创造”出一个自身不存在的东西。
对人类结构的外化无处不在,比如汽车的发动机就是心脏,底盘就是躯干,轮子就是腿,大灯就是眼睛,喇叭就是嘴,驾驶舱就是头,而驾驶员就是大脑;再比如电脑的CPU就是心脏,主板就是躯干,硬盘就是大脑。
人类社会的管理模式也在外化着人自身的管理模式。人通过中枢神经支配身体的功能单元运作,而社会结构也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管理机构执行决策。
事物的发展历程也同样外化着人的成长历程。比如计算机一开始采用模拟电路,计算速度慢而设备庞大,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数字电路,进而出现集成电路,计算速度越来越快,设备体积却越来越小,并且在一个阶段符合摩尔定律。反观人的成长历程,对于事物的认知也走过相同的过程,从一开始的笨拙,到后来的熟练,再到后来的精通,一步步随着身心的成熟而进步。实际上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对人个体发展的外化,从原始社会一路走来,正是外化着人从婴幼儿成长为成人的各个阶段。
这样看来,人类不可能创造出一个非自身结构的东西。
物联网人工智能阶段,需要更快速地处理并存储数据和信息。此时数据从硬盘到CPU的通道就成为计算的瓶颈,存储和计算同时进行的阶段来了。就像一个提前准备好的模子,数据来了通过这个模子就成为信息,紧接着通过第二个模子就成为知识并存储在记忆里。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应用,要求改变计算机的计算和存储机制,以适应信息获取模式、计算模式、存储模式的改变,加快信息处理速度,此时存储即计算、计算即存储就成为下一代计算机的结构、模式的创新方向。
从文头的信息我们可以将人类的思维分为慢速计算和快速计算两种,使用慢速计算用脑,表现方式是思维,快速计算用心,表现方式为直觉。也就是说脑计算为慢计算,处理信息速度慢,多数采用逻辑思维;心计算速度快,多数采用直觉。
决定生存的爱恨情仇等重大事件,需要用心即时处理,脑子只是用逻辑思考,心比脑高一个层次,具备脑没有的即时性。心更接近于本能,利用现成的套路处理信息,脑更为理性,利用逻辑处理信息,计算速度慢。
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所有部分都参与感知和反应,对于内部和外界的刺激,不同部位可能不经过脑的思考和心的计算就已经作出反应,这类似于边缘计算。比如怒伤肝、喜伤心,说明这些部位处理信息的类别不同,类似于目前兴起的边缘计算。
传统互联网阶段,使用慢速计算模式,此时数据存储在硬盘中,中央处理器通过总线结构调用硬盘数据到内存,然后计算后再返回内存,再存储到硬盘中。
当互联网发展到2.0版,也就是物联网阶段,需要更快的速度,以应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应用,需要消除从硬盘到内存再到CPU进行计算的数据搬运瓶颈,存储和计算合一成为这个时代的需求。
实际上,我们还没有彻底搞清楚人类的记忆到底存储在哪里,同样没有彻底搞清楚人类在用哪个部位思考。从人类外化的设备、模式和结构发展趋势来看,人类应该是采用多部位计算和多部位存储,以应对不同类别的信息。这种判断也为我们开发下一代计算机指明了方向,计算和存储合一之后再应用于边缘计算就是一个大的方向。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