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阿里巴巴的第N次收购
从财经网获悉:
阿里巴巴正在洽谈收购网易考拉,目前双方谈判结果已基本确定,收购价格在几十亿美元,待交易完成后,网易考拉将和天猫国际进行具体业务的融合与合作。
来源:财经网
这已经不是阿里巴巴第一次进行收购了。前不久的7月31日晚,物流行业刚刚发生了一场大变动。申通公司与阿里巴巴签署了一份《购股权协议》,协议中表明:阿里巴巴正式收购申通31.35%的股份,约定收购价为99.82亿人民币。如果加上之前以46.6亿收购的14.6%的股份的话,这意味着:阿里巴巴已经正式成为申通第一大股东。
来源:申通快递证交所公告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进行了两次收购,除过阿里巴巴,很难找出第二家企业。
此外,在搜索引擎、O2O、电子商务、社交与移动互联网、文娱/健康/体育、金融/保险等领域都有阿里巴巴投资或兼并的身影。
“阿里巴巴是靠团队打天下的,而不是靠个人英雄主义。”——马云
马云认为,团队打天下是一个长期历练,反复整合的过程。扬长避短,“收购、投资”不过是为团队打造加强“制血”功能。
02
用什么人?三观要正,拒绝玻璃心
阿里巴巴用人的要求非常简单:聪明、乐观、皮实、自省。这就意味着聪明,IQ、EQ都要高,专业上要有两把刷子,有专业能力;乐观就是有理性地充满希望,而非盲目乐观;皮实,就是不要玻璃心,鼓励真实、做人简单,抗打击能力强;自省,能够自我反省。
此外,是三观要正。三观是未来观,能够把握未来的趋势,对未来觉察的能力;全局观,就是系统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单点思维;全球观,就是用全球视野思考具体业务。
03
怎么招人?做托盘,不做锅盖
在阿里巴巴内部,有浓重的伯乐文化。在具体管理时,有一项要求——“超越伯乐”。在阿里内部有句老话“管理者要做托盘,不做锅盖”。
当管理者招人的时候,要思考他几年以后是不是可以超过你,甚至有一天能够取代你。在传统企业,领导者像锅盖一样,成为下属的天花板;而在阿里巴巴,要求管理者不能成为锅盖,而要成为下属的托盘,未来要把下属培养成超越自己的人才。
04
怎么用人?借事修人,因人成事
在阿里,评价一个人不是看他的理论水平有多高,而是要放到真实的事件中考验。很多人才,刚加入阿里有“十八般武艺”,但未必都适用于阿里,要先把自己的武艺进行拆解,才能用到阿里的业务上。再牛的人,也要靠具体实践检验能力。
在阿里,最常用的级别是P(专业等级),而M(管理)只作为参考,只有管理等级,而没有专业等级的人,在阿里很难混下去。所有人都要接受具体业务和真实问题的考验“实战练兵”,空谈理论纸上谈兵者,在这里没有生存空间。
这就是“借事修人”;因人成事,则是另一种要求。
在很多企业中,由于公司太大,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存在着条块分割。运营、产品、技术,是不同的岗位;客户端、服务端、前端,对应着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公司内部出现山头主义,不同部门的协作不畅,就会让企业内耗加剧,运行效率极为低下。
阿里的解决方案是,“人通,则事通”。在蚂蚁金服内部,有一个内部沟通项目——降落伞。
这是人事专门针对重要管理岗位设计的定期沟通机制,这种沟通一般三个月一次,参与者以业务负责人为主,也包括井贤栋和彭蕾这样的高管。有了沟通机制,企业内部管事儿的人和人“通了”,业务也自然通了,而且有时甚至迸发出新的火花,能产生”组合拳“效果,业务主管在相互交流中,突飞猛进。
这就是因人成事。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