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科技不断更新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巨人也要忧虑会被时代洪流倾覆的时代。 50年,对于一个身处快速迭代的科技行业的企业来说,可谓是“长寿”。20年前微软风头最劲,10年前亚马逊、Google、三星开创互联网新浪潮,5年前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开始争夺国际话语权……科技行业的每一次创新,都可能代表着一批企业的爆发和更多企业的落幕。能做到50年的长久不衰,英特尔的生命力确实足够蓬勃,但终究也绕不开转型的话题。
PC端遇冷 意欲转型
1969年,英特尔推出自己的第一批产品——64K的双极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代号3101。英特尔早期的产品偏向于中低端,物美价廉,很快打开了市场。但是,日本、韩国的半导体公司开始崛起,他们生产的存储器更便宜、合格率也更高,英特尔的份额开始下滑,营收也遇到了瓶颈。英特尔下定决心,开始朝微处理器市场转型。 1971年,英特尔开发出第一个商用处理器Intel 4004,片内集成了2250个晶体管,能够处理4bit的数据,每秒运算6万次,频率为108KHZ,这是世界上第一块商用微处理器,从此,微处理器开始了改变世界的进程。1974年,英特尔又推出了 Intel 8080,其性能是4004的20倍,并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款个人计算机Altair的核心。
此后的英特尔一路高歌猛进,1999年,英特尔市值最高达5090亿美元,考虑到通货膨胀,这一数字相当于2012年的7025亿美元。大约也是从2012年开始,全球PC出货量开始遭遇持续性下滑,移动互联网风起云涌,PC产业逐渐进入洗牌期。作为PC行业的上游领导者,英特尔自然也能够感受到“严寒”的来临。于是,2014年,英特尔开始酝酿转型,并在智能手机和IoT领域发力。2016年,英特尔时任CEO科再奇宣称:“要把英特尔从一家驱动PC的公司转型为一家驱动云计算和数以亿计的智能互联计算设备的公司。” 在老牌芯片厂商中,最先尝到AI甜头的应该是GPU厂商英伟达,凭借高计算性能的图形处理器,英伟达在AI算力市场上一路狂奔。2012年,英伟达与Google的人工智能团队合作打造了当时最大的神经网络,随后各深度学习团队开始广泛大批量使用英伟达显卡。英伟达由此找到了新的增长机遇,并开始向AI计算领域转型,股价自2014年至今翻了几倍,可以说尝尽了AI时代的甜头。
英特尔迈步进入AI转型期
面对后来者的来势汹汹和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发展,英特尔也在积极拥抱5G、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领域,迫切希望抓住新时代的机遇。 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产品布局上,英特尔走的是大而全路线。在硬件层面,英特尔推出了非常完整的产品组合:从边缘端到数据中心,从专用到通用芯片,涵盖CPU、GPU、FPGA,加速器、内存、存储、网络等都有新产品陆续推出。同时,英特尔在软件方面也做了大量的提升和优化工作,帮助硬件性能发挥到极限。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底英特尔提出了One API概念,该项目旨在提供一个统一的编程模型,以简化跨不同计算架构的应用程序开发工作,预计将在2019年第四季度发布开发者测试版本。据了解,One API支持直接编程和API编程,并将提供统一的语言和库,可以在包括CPU、GPU、FPGA和AI加速器等不同硬件上,提供完整的本地代码性能。5G新时代,对英特尔而言,转型成为数据公司与时代的转换刚好重合。英特尔独有的端到端解决方案5G代表着行业的重大变革,它要求在无线连接、计算智能和英特尔提供的分布式云资源之间实现前所未有的整合。而从设备端、无线技术到网络端、云端,英特尔是唯一一家能够提供5G端到端解决方案的公司。5G时代的移动设备的范畴不再仅限于手机、平板和移动PC,而是连接数以亿计的“物”,如智能家居、无人机、无人汽车等。
面向5G时代,英特尔清醒地认识到,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独立推动5G的技术发展。因此,在5G方面,英特尔也积极布局5G生态圈,联手中国移动、中国电信、AT&T等通信运营商,开展5G试验,加速网络转型;携手华为、中兴、爱立信等通信设备制造商,加速实验测试,共同演示验证。
与此同时,这几年英特尔的收购步伐也没有停歇。据某证券机构统计,过去5年,英特尔旗下的Intel Capital是全球AI投资最激进的机构之一。人工智能时代的重要细分领域,英特尔目前都有布局:FPGA芯片巨头Altera、深度学习公司Nervana、自动驾驶行业领导者Mobileye、机器视觉芯片厂商Movidius都已经被英特尔收入囊中。这几项重要收购使英特尔能快速获得重要的新技术,也进一步丰富了英特尔的整个AI产品组合。
转型过程中的阵痛
一系列转型让英特尔在科技领域继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伴随转型的阵痛也接踵而至。自2016年开始,英特尔在全球裁员逾1万人。仅在当年5月的一轮裁员中,有2300名员工被解雇,其中平均年龄为49岁,比留下来的员工平均年龄大7岁。尽管裁员使英特尔面临歧视老员工的指控,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史上最大转型前的一次阵痛——此次重组后,到2017年中旬,英特尔每年的支出减少了14亿美元。 裁员或许是业务调整的必然,但内部核心人才的流失难免令人唏嘘。和很多老牌外企一样,这家51年的公司企业文化过于强大,以至于船大难掉头。英特尔一直更倾向于从内部扶持管理层。英特尔公司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曾表示:最早英特尔从外面挖人的时候,流失率非常高。然而,英特尔这两年的内部人才培养出现断层。自2015年二号人物瑞尼·詹姆斯离职开始,英特尔的核心高层持续流失,其中包括被看作是潜在CEO接班人的施浩德和分管客户运算和物联网事务金·斯蒂文森。上一任CEO科再奇因为办公室恋情辞职后,外界一度认为英特尔找不到合适的接班人。
不仅如此,根据英特尔近日发布的财报,2019年第二季度,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不如去年同期,分别下滑3%和17%。财报显示,下滑主要出现在数据中心业务(DCG)。数据中心业务曾是英特尔营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但从目前发布的两季度财报来看,这一动力今年表现并不强劲。过去几年里,数据中心业务营收从2015年Q1的36.8亿美元上涨到2018年Q4的60.7亿美元,并以61.4亿美元的成绩在去年第三季度达到峰值。但在第二季度,数据中心业务收入5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0%。 数据中心的收入下滑,除受到产品周期的影响外,或与AMD带来的竞争压力有关。多年来,英特尔一直主导着芯片市场,但这种趋势正在逆转。在7纳米处理器(相当于英特尔10纳米)竞争中,与台积电合作后的AMD领先了英特尔一步,对落后于对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对于Q2财报,现任英特尔CEO鲍勃·斯旺( Bob Swan)表示:“英特尔的抱负与以往一样大,我们的转型仍在继续。”
即使面临重重阻碍,转型仍是英特尔是绕不开的话题。曾经,英特尔推出的首个微处理器成为计算机历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但是,当移动互联逐渐掩盖PC的光芒,英特尔却没能走出迷雾,遗憾错失时代红利。如今的英特尔早已逐渐撕下了“PC巨匠”“芯片巨头”等标签,或许以“数据为中心的业务”将是英特尔的核心业务,或许仍有蕴藏巨大潜力的新领域待发力...... 经历过半个世纪的洗礼,站立在新时代的潮头,英特尔还能在新的领域复制PC市场的辉煌吗?值得期待。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