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立冬,中国记者日。
立冬与记者节,可能毫无关系。然而,记者节是立冬之时,毕竟是事实。将立冬与记者节联系起来,或许是想多了。是不是想多了,相信大家会有评判。
自设立中国记者日以来,至今已走过20年。这20年,是互联网蓬勃发展的20年。在网络发展的带动下,新媒体,或是自媒体,横空出世,已经发展为一支不可小视的媒体。
记者,是一个高光群体。曾经何时,民众对记者是投之以仰望的目光。今天,在记者之外的人看来,记者依然是高光群体,到某个单位,或是遇到亲朋友好友,自报家门,说声自己是记者,还是能够招引仰慕的目光。
新媒体的崛起,对新闻生态无疑产生了巨大影响。新闻的生态,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正在发生嬗变。传统媒体,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早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作为传统媒体的记者,或是能够感受到丝寒意。当初,将记者节设在立冬这天,应该是无意之举,但巧合,或是偶然,更能显示冥冥之中的宿命意味。
严格意义上来说,记者只是持有记者证的新闻从业者。
虽然持有记者证的记者,依然是一个庞大的队伍是,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记者认定,还是很严格的。只有在通讯社、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机构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才有资格持有记者证。
新媒体时代,是普通公众发声的时代。在新媒体时代,在记者之外,还有更多的准记者、伪记者、不是记者胜似记者的人。这些人,当然一般不会在意记者节。但他们也能够发出些自己的声音。
广泛意义上说,时代的记录者,都是记者。
公众的喧嚣之声,虽然杂乱,但这就是新媒体时代的声音,不容轻视,值得聆听。
持有记者证的人,未必在记录时代。至少,没有全面、准确地记录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在网络时代,人人掌握摄像头,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时代的记录者。网络向全民开放,网民众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其中,每个网民记录的或大或小、或热或冷、或新或旧,或奇或俗的文字、声音、影像,汇集成网络信息的汪洋大海,最为丰富、生动地反映出时代风貌。点点滴滴的网络到新媒体创作大潮中去。
网络发展非常迅速,新媒体应运而生,呼啸而来,新媒体以其杂乱而庞大的波涛,以集对传统媒体形成巨大冲击。
虽然,网络新闻的采编者,包括大型的门户网站的新闻采编者,他们没有资格持有记者证,但事实呢,现在又有几人是从传统新闻媒体来人们获取新闻资讯?
传统媒体也好,新媒体也罢,只要客观公正记录这个时代,就是好媒体。
在人们与传统媒体渐行渐远,转身拥抱新媒体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在新媒体中,我们是否就能获取真实有效的资讯?换句话说,在网络上,庞杂的资讯中,我们能否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从而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