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种昂2019年12月21日,中国工程院在工业大省山东举办了以“重大工程与工程管理发展”主题的2019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在这次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理事长潘云鹤提出,实体经济与人工智能深度结合的时机正在到来,中国要把人工智能和工业经济结合起来,从而进行工业经济的智能化治理。
目前,在中国新一代人智能国家战略的推动下,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理论的建模、技术的创新、软硬件的升级都在整体的推进。
近几个月来,潘云鹤院士调研了杭州、成都、深圳、绍兴、湖州、东莞等地,发现很多企业和地方政府都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善和提升生产管理流通和产业链。
以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泰新能源”)为例,这家企业过去生产低压电器,现在开始生产太阳能光伏电池。
从2010年开始,正泰新能源就持续推进用机器来换人、智能制造等实现自动化率90%以上。一条250兆瓦组件标准生产线,在传统制造下需要93个人,升级智能制造缩减到32个人,同时产品不良率下降了35%,综合成本下降65%。这使得光伏电池发电平价上网指日可待。
潘云鹤指出,正泰新能源首先进行装备的自动化,然后加大人工智能系统,与人结合起来,实现人机交互的智能化。这是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调研中,潘云鹤发现杭州一家企业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一款“盲人眼镜”。众所周知,盲人是不需要眼镜的,需要的是导盲犬,但是这家企业在“盲人眼镜”上装了两个摄像头,里面装了两个耳机,能把盲人面前的情况,如前面有没有障碍物、障碍物在右面还是在左面,前面有没有台阶、台阶似乎向上还是向下等用声音来告知盲人。“盲人眼镜”还能识别文字,将其变成声音读给盲人听。
潘云鹤发现,这样人工智能产品现在在中国纷纷涌现出来,这是产品智能化的模型。原来的产品和服务加上传感器系统和通信系统,再加上人工智能的计算系统和控制系统,可以使产品提供新的服务。
作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理事长,潘云鹤院士指出,目前,大数据智能、人机混合增强智能、群体智能、跨媒体智能、自主智能系统等人工智能2.0发展的五个方向和5G、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结合在一起,可能成为实体经济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它将催生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产业、新区域,使生产制造走向智能,供需匹配趋于优化,专业分工更加精准,从而引发实体经济结构重大变革,带动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要素。所以中国需要抓住当前重要的时机,加快推进实体经济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