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年代像现在一样信息流通的如此之快,我们每个人的一天几乎都是被各种信息包裹着,我们身处信息旋涡的中心。我们接受着各种信息,也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着各类信息,正是因为信息多而繁杂,我们在不自觉中涉及了很多伪正确的信息。
现在很多人都有"手机依赖症",几乎恨不得24小时粘在手机上,于是很多公众号的文章就说自律的人生要从断掉社交软件开始,不过不用社交软件就一定会自律吗?老刷微博、淘宝一定就无用吗?
其实仔细思考一下,发现好像这个结论并不成立,有的喜欢刷淘宝的人就去做了搭配师,一边各种刷一边挣钱,还有些人喜欢打游戏,打到了职业战队也是一边打游戏一边把钱挣的。
这种例子比比皆是,那为什么我们还是这么容易被人带偏?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因果推理思考法,很多时候我们误将相关关系理解为因果关系。
因果推理思考法来源于日本著名的教育经济学家中室牧子和医生兼医疗政策专家津川友介共同编写的《原因与结果的经济学》一书,两位作者根据自身经历与调查发现在日本关于因果推理的学习处于空白状态。
这也就导致了很多电视与新闻给出了很多不符合事实的报道,甚至一些企业管理者与政策制定者也常常混淆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
在《原因与结果的经济学》一书里两位作者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我们解释了什么是因果关系推理法,判断因果关系的3大要点,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判断因果关系,不再人云亦云。
一、 什么是因果关系
所谓的因果关系,就是指如果两个事件中,前一个事件是后一个事件的原因,后一个事件是前一个事件的结果,这两个事件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如果一个事件变化后,另一个事件也随之发生变化,但二者不属于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它们两者之间是"相关关系",只是有关联,但是不属于因果关系。可以看下面这个图
回到最开始那个问题,不用社交软件就一定自律吗?社交软件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的自律,但是不使用社交软件后,你也没有办法保证你一定是自律的。
因为要养成自律的习惯,需要内在的驱动力与行动力,而社交软件只是其中一个小分支而已,它会影响你自律但绝对不是主要原因。
所以学会因果关系推理法的第一步就是要分清因果关系与相关关系的区别。
二、 如何进行因果推理
因果推理的主要分为5个步骤,通过这5大步骤我们可以学会如何辨别因果关系。
·"原因"是什么
·"结果"是什么
·确认3个要点
·制造反事实
·调整到可比较的状态
接下来,我们逐一来说明各个步骤的要点,首先是
step 1 :"原因"是什么
还是拿刚刚的例子来说明,原因就是你用了社交软件。
Step 2 :"结果"是什么
结果就是你变得不自律。
无论是原因还是结果都需要做出明确的定义,不然就会很容易混淆二者的关系。
Step 3 : 确认3个要点
这3个要点主要是:
1 是不是纯属巧合
那些不自律的人是不是刚好只是喜欢沉迷社交软件,而其他不自律的人其实还会喜欢打游戏、睡觉、看剧。
2 是否存在混杂因素
混杂因素是指同时影响原因和结果的"第三变量",它可以把纯粹的相关关系包装成因果关系,干扰人们的判断。
在使用社交软件导致不自律这件事中,还存在"自控力不足"这第三变量,自控力不足不仅影响着你成迷使用社交软件,还左右着你不自律。
3 是否存在逆向因果关系
在判断完一种关系是否存在"混杂因素"后,下一步就需要质疑是否存在"逆向因果关系"。
逆向因果关系是说本以为是原因的事件其实是结果,本以为是结果的事件其实却是原因,这种状态被称为"逆向因果关系"。回到刚刚那个例子,自律的人一定不用社交软件吗?这可不一定。
如果两个变量的关系只是相关关系,那么就会存在"纯属巧合""混杂因素"或"逆向因果关系"中的某一种情况,但是如果是因果关系,当原因再次出现时,还是会出现相同的结果。
那么,如何证明不存在上面这三种情况呢?方法就是对现实和"反事实"进行对比,也就是接下来的第4步。
Step 4 :制造反事实
反事实就是指对过去未曾发生的事实所做的假设,比如我们通常会说的"如果当时没有·····,那么····"。现实中实际发生的事成为"事实",而将设想的与现实完全相反的情况称为"反事实"。
继续接着刚刚的例子,如果没有使用社交软件我就会变得自律,这个就是反事实。制造反事实是因果关系推理法的根本所在,所以要证明因果关系,反事实是必经之路。
但是,我们没有时光机不可能回到过去去观测"反事实的结果",所以对于必需的反事实可以采取最贴切的值来替换。
不过,在采取最贴切的值替换的前提是只有"可比较"的对象才能进行替换,也就是说其他条件都是一样的,只有一个因素是不同的,那么这种状况就可以成为"可比较"。
Step 5:调整到可比较的状态
为了验证使用社交软件是否会导致不自律,我们可以在同寝室中选2名时间、精力差不多相同的同学,但是1名使用软件,1名不使用社交软件,这种就是可比较的状态。
而这位同学最后的试验结果是依然跟那位同学一样,虽然不使用社交软件,但是他去睡觉打游戏,最终的结果他也是不自律,而这个结果就是当作反事实的结果。
通过对比事实结果与反事实结果,就可以验证出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这个例子的最终结果就是使用社交软件不一定会影响自律,两者不是互为因果,而是相关关系。
简单总结一下,判断是否是因果关系,掌握3个要点,5个步骤就可以。
三、 因果推理法所使用的方法
在使用因果推理法的时候,会使用很多种方法来制造可比较的组,用最贴切的值替换反事实。这些方法按照可信度高低成金字塔状分布,越接近金字塔的顶点,证据的可信度越高。
主要的方法包括以下元分析随机对照试验自然试验与准试验回归分析
这些方法经常会拿来使用来验证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虽然这些方法在学术上都是成立的,但是每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我们在使用这些方法时需要注意到这一点才能更好把握验证结果的可信性。
高速发展的社会,不仅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各种便捷,但同时也带来了各种信息垃圾。学会辨别各种信息真伪,不再被各种信息洗脑,少交智商税,一定要学学《原因与结果的经济学》这本书中所提到的因果推理法,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备注:以上图片均来自pinterest。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