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报讯:青春,意味希望;创新,赢得收获。在航空工业西飞机翼装配厂有这样一群年轻人,用智慧和热血,以拼的姿态打破固有传统,以创新赢得突破,诠释着属于航空人的奋斗篇章。
机翼装配厂某型机外翼翼盒数字化装配系统研究团队的平均年龄不超过27岁,参加工作短短几年时间,他们踏实肯干,勤于钻研,在数字化装配领域想法新颖,不断创新。他们作为主力军,肩负着某型机外翼翼盒数字化装配系统的研制和应用工作。
某型机外翼翼盒数字化装配系统是国内自主研制的第一套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翼盒数字化装配系统,也是国内飞机数字化装配领域集自动化和数字化程度最高、定位系统外形尺寸最大、系统集成度最复杂的装配系统。从接到这项任务那一刻起,他们就知道,这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万事开头难。在首次试验件加工验证过程中,难题一个又一个出现。在宽大明亮的厂房里,自动制孔设备正在对试验件上的基准孔进行照相测量。此时,团队每一个人都紧绷着神经,聚精会神地操作、检查,一双双眼睛紧盯执行器的运动轨迹,生怕自己疏漏了微小的环节。技术负责人樊虎在人机交互台内观察操作时发现,设备在基准孔照相测量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基准孔边缘拟合出错的现象。而出现这一现象时就必须对基准孔进行反复操作,影响正常的基准孔测量及制孔效率,并且如果多次拟合不成功,则需要开启手动测量模式,步骤多且精度低。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他萌生出一个想法:“如果能用一种更好、更高效的自动化方法来代替现有的测量方式,那么效率和精度将会大大提升。”
这一想法不但大胆有魄力,而且能够彻底解决问题,所有团队成员立即赞同并开始着手研究。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技术资料,并请教多位技术专家后,他们将各自的调研收获进行反复对比、讨论,最终探索出一种全新的方法——基准孔“模板匹配”测量法。
“模板匹配”测量法,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基准孔外形轮廓单一的特点,制作出标准基准孔模板,将测量结果与标准模板进行匹配,从而快速准确地完成基准孔测量。为了验证这一方法,团队成员在试验件上选出200余个不同类别的基准孔,用“模板匹配”测量法照相测量,并重复试验3次,发现均能一次成功,全流程无故障;另外,每个基准孔照相测量的平均用时大幅缩短,而基准孔的测量效率提升93%。
正是这群年轻人灵活发散的思维能力和打破固有传统的干劲,才创新出适用于基准孔测量的“模板匹配”测量法。目前,该方法不仅成功应用于外翼翼盒产品,且在某型机外翼翼壁板自动制孔设备、活动翼面机器人等进行了推广应用。
在后续两架次翼盒产品加工中,数字化团队通力合作,相继完成了预连接孔与基准孔“合二为一”、设备加工路径优化、双曲率密集点阵法向找正等技术创新,实现了大尺寸翼盒数字化装配精确测量技术、装配温度补偿控制技术、组部件数字化联调与定位技术、弱刚性零组件调姿定位及变形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突破,并获得公司“优秀青年文明号”“总经理科技微创新”一等奖,申报专利6篇……累累硕果,让大家更加相信努力和汗水必有回报,体会到“事虽难,做之必成”“创新制胜”的深刻含义。
某型机外翼翼盒数字化装配系统的顺利投产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大力推动了公司数字化装配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虽然这些年轻人仍显稚嫩,但他们不断践行“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航空报国精神,为企业发展奉献,为强国之梦奋斗,在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