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公布的中国科学院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中,清华大学郑泉水教授正式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了首位在坪山区发展起来的中科院院士。
据了解,郑泉水院士担任所长的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超滑技术研究所(简称“超滑所”)也于上个月在坪山区正式揭牌成立。超滑所旨在搭建微米级结构超滑技术平台,构建高效率的源头创新技术孵化机制,开发一系列性能优异基于超滑技术的器件,吸引和培养超滑领域的高端技术人才,探索高效率的源头创新技术孵化机制,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结构超滑技术的产业化。其研究方向在存储、能源、物联网等众多领域拥有极大的应用前景,为解决困扰人类的摩擦磨损问题带来了革命性的方案。
郑泉水院士是结构超滑技术的开创者和国际领先者。1990年代,郑泉水院士系统地建立了现代张量函数表示理论,为非线性、各向异性和非均匀材料的本构方程的不变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成果被应用于建立了50多种本构方程。2004年,郑泉水教授以第一获奖人身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郑泉水院士领衔了科技部第一个以超滑为研究对象的973项目,同时应邀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期刊上发表了该刊的第一篇结构超滑的论文和展望综述,有关成果于2017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由郑泉水院士领衔的超滑团队是一支汇集了国内外超滑领域著名学者及跨学科高级人才的、拥有国际领先技术的研发团队。
近年来,坪山区正全力打造优质创新生态体系,对标世界一流园区标准推进坪山高新区规划建设,加大高端创新要素和重点项目引进力度,推动创新坪山建设全面提质增速。除推动超滑所建设以外,坪山区先后引进了澳大利亚蒙纳士科技转化研究院(MTTI)、深圳湾实验室坪山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中心等高端创新平台;完成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项目建设,筹备申请国家级研究平台;加快推动赛诺菲巴斯德合作建设疫苗创新中心、深圳市3D打印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和基地分平台、坪山高新区产学研基地、坪山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平台建设;
截至目前,坪山全区创新平台共计102个(国家级4个,省级23个,市级44个,区级14个,院士及博士站点、实践基地17个),其中已建成院士工作站4家,引进全职院士1名,填补了行政区成立前院士工作站和全职院士的零空白。全区目前共有高层次人才333人、博士人才610人,分别较行政区成立前增长了1.5倍和5倍。坪山已经成为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奋勇创新、纷至沓来的热土,坪山也将持续引入高端创新和人才(团队)资源,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为深圳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贡献坪山力量。
【撰文】徐剑
【通讯员】何荣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