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日报》报道了一则题为《医院“人脸识别”号贩子,用对了》的消息,引发了舆论的极大关注和热议。北京各大医院创新运用人脸识别技术整治和打击号贩子,持续改善医疗服务质量,让民众看病就医更便捷、更安全,此举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医患的紧张关系,让更多人获得优质的医疗资源。
众所周知,对于北京这座超大城市而言,大医院、知名专家的诊疗名额往往都面临着“一号难求”的困境,尽管近些年来,随着北京全面医改的不断深化,全市医疗系统普遍推行了缓解看病难、挂号难等难题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百姓看病就诊的便利性。但不可否认,在挂号这个问题上,由于长期以来一直存续的“号贩子”现象,极大侵害了普通百姓获得医疗服务的权利,也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医疗服务秩序。因此,关于加大打击力度,遏制“号贩子”猖獗势头的呼声一年比一年高,甚至成为了关系到社会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从近些年的治理效果来看,尽管管理部门、医院先后推出了实名制、网络挂号,以及各类专项整治行动等措施,但对于众多专门在医院里做倒卖挂号生意的号贩子而言,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钻个空子、换个方式便又能活跃起来。这种现象,其实也印证了传统手段往往存在空白地带,导致监管乏力的弊端。因此,想要对号贩子这条“灰色产业链”形成真正的威慑力,让他们不能也不敢那么肆意地投机倒把、攫取利益,还需要在方式方法上再下功夫。
北京24家医院借助人脸识别技术来整治和打击号贩子,是一次非常好的尝试和探索。一方面,在全国正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大形势下,北京以“人防+技防”的创新手段打击“号贩子”,切实整顿规范医疗秩序,体现了“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的原则,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政府的担当和作为。另一方面,引入人脸识别技术进行全天候监控,一旦发现现场挂号的“熟脸号贩”便报警闪烁,并将其纳入“黑名单”的精准治理,能显著提高对“号贩子”的监督效率,这样一来,势必会极大压缩“号贩子”在各大医院隐匿藏身的空间,真正给这个长期以来屡打不绝的乱象来一次大清理。
尽管“人脸识别”并非解决“号贩子”的终极手段,但我们仍然应该肯定这个创新方式的积极作用。毕竟,缓解看病难是一项长久的系统工程,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逐步解决看病就医中的烦心事、揪心事,群众的健康权益和生命安全才能得到有效维护。
文/李祥磊
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关注我们!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