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东软,已经在思考为何“软件如此奇妙?”当然,也正因为此次思考,东软变得比软件更为奇妙。
软件是什么?
时间回到1991年,此时东软初创。骑着自行车的工程师,已经在东北大学的实验室中,研究汽车电子。那时候软件是“态度”,东软的态度是要对每一行代码负责。
正是因此态度,2019年,全球前30大汽车企业中,85%在使用东软的软件与服务。
1994年,此时中国社保体系尚不健全,东软已尝试进入社保信息化领域,那时候软件是“精神”,没有标准就摸索标准,没有借鉴就寻找最佳实践。
也正因此“精神”,2019年,东软已支撑中国超7亿人的社会保险服务。
2008年,东软17岁。他开始领悟到软件正在“超越技术”。技术能力是东软的本分,但客户并不关心底层实现,而是聚焦软件创造的价值。所以此时东软眼中的软件,是解决方案也是服务,更是与客户携手,一起创造价值的桥梁。
重新定义软件
言归正传。2019年,东软28岁。当刘积仁老师,第二十一次站上“东软解决方案论坛”讲台时,他正在重新思考软件的定义。正在思考为何软件如此奇妙。为何如此?
如果以时间维度,审视软件形态,软件的变化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快。
300年前,软件是加减法则,是通过齿轮传动的机械计算;30年前,软件是技术,是一系列计算机数据和指令的集合;25年前,软件是产品,国人此时开始熟悉操作系统、数据库、ERP等一系列产品。
20年前,软件是解决方案。IT方案商开始以“软件+服务”模式,向用户交付个性化应用。10年前,软件是服务。SaaS模式令业界眼前一亮,用户可以按需付费使用软件,用户也可以随时淘汰迟钝的服务商。而5年前,软件是融合,软件开始与应用场景融合,软件也开始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融合。
为何软件如此奇妙?
当然,也正因为此次融合,如今的东软,正式启用了全新品牌传播语:“软件如此奇妙”。应该说,这是对软件“超越技术”的致敬,也是东软战略的迭代升级,更是对软件边界的重新定义。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