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挽手抱腰的情侣川流不息。他们逛商场,吃西餐,看电影,之后,赶往不可描述的地方。
一棵棵圣诞树被点亮,彩灯闪烁,流光溢彩,空气中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他独自徘徊,感受着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没有女朋友,孤独在这一刻被无限放大。
欢乐的圣诞颂在四面八方响起:Single dog,Single dog,Single all the day……
他经常问自己:为什么我一直单着,忍受世界对单身狗的肆意暴击?
7000 公里外,地中海东部岛国塞浦路斯,梅内劳斯·阿波斯特鲁尝试从人类历史长河的宏大视角去回答这个问题。
阿波斯特鲁是塞国尼科西亚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家族冲突、姻亲选择、进化理论等都是他感兴趣的研究话题。
最近几个月,阿波先生和同事对近 1900 人的约会状况进行了调查,大约 1/2 的人承认很难和别人开始或维持一段关系,1/5 的人称在开始和维持关系上同时遇到了困难。
表面上,单身者们的困境是由其个人原因造成的,但阿波斯特鲁从进化的角度出发,认为本质原因或许是一种被称为「不匹配问题」的社会科学现象。
他认为,虽然人类擅长适应新环境,但要改变一些集体行为,却往往要经过很多代人。当人类完全适应一种环境时,环境可能又已经发生了变化。换言之,人类某些行为的演进或许总是滞后于环境的变化。
阿波斯特鲁说,对于现代的约会者,过去 200 年的社会和技术进步可能比人类行为有更多的改变。
「有理由相信,我们现在对约会的适应性行为还处在婚姻包办时期。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我们没有时间去适应。」
18 世纪前,包办婚姻在全世界都很流行,即便是现在,它在很多地区仍旧普遍。在这种环境中,内向并不被认为是一种社交缺陷。阿波斯特鲁认为当时可能有 20% 的人口具有以「羞怯」为标志的人格类型。
「这不是问题,因为他们不需要出去寻找配偶,父母会为他们准备好一切。」阿波斯特鲁说。
后来,人们为自由恋爱欢呼「万岁」,甚至对父母安排的相亲(这可不是包办婚姻)感到愤怒,因为我们相信,一定能靠自己找到合适的伴侣。在这种环境中,300 年前还不是问题的内向和害羞成了很多人脱单的障碍。
阿波斯特鲁的推论是否正确,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去验证,但他观察到的「单身现象」,却客观存在。他安慰单身者们不要太过伤心:「毕竟你不是唯一的,世界上还有数以亿计的人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根据欧睿信息咨询公司的报告,全球独居生活人数已经从 1996 年的 1.53 亿上升到 2011 年的 2.77 亿——15 年里上升了 55%。他们预计,到 2020 年全世界将新增 4800 万独居家庭。
在中国,独居人数也经历了一个持续上升期。欧睿咨询称,1990 年,独居人数占全国人口的 6%,到 2010 年,上升到了 14%。国家统计年鉴则显示,2013 年中国独居人数达到 14.6%。现在中国 20~39 岁的未婚「空巢青年」有五千万,和韩国的人口数量差不多了。
美团点评的数据显示,通过他们平台点餐的消费者 65% 为独居青年。来自携程的数据则称,「一人旅行」2014 年占比为 8.3%,到 2016 年,这个数字翻了将近一倍,达到 15%。
阿波斯特鲁认为解决「不匹配问题」的唯一方法,是更深入地去研究它,理解它,由此再去寻找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
人工智能或许是解决途径之一。
社交网络让人们结识他人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但却没有有效地缩短由相识到相知这一过程。我们很容易就能在微信上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但对对方性格、兴趣爱好等的了解,依旧像以前一样,需要长期的接触和沟通。性格腼腆的人,仍然要为寻找聊天话题苦苦思索。
社交网络往后进化,是通过 AI 算法为我们推荐好友。它懂我们,知道我们喜欢什么样的人,愿和谁交朋友。大数据和 AI 让人和人之间的相识、了解过程趋于一体,基于数据的筛选,新的社会关系将不断涌现。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我们最常使用的那些互联网服务,背后的公司也掌握着我们最详尽的个人信息和行为习惯。如果它们来做婚介,难道不会是婚介领域的一场革命吗?
2018 年 1 月 19 日到 21 日,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我们还有更多关于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奇思妙想等着和你分享。
同时,在这场大会上,你还能窥见技术世界的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六场主论坛、50 余场超浓缩知识与洞见分享及前沿社冬季会晤,近 100 位大咖分享前沿思想;还能在 5000 平米的科技空间自由体验。
如果你对此感兴趣,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前往 IF 大会官网锁票。
责任编辑:双筒猎枪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