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概念的基本特性,从一部抗日老电影谈起
晨雾 / 文
区块链概念一日之间变得很时髦。但是什么是区块链?目前没有人能够清楚的给出一个简单通俗明确的定义。查百度百科: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读了也还是云里雾里的。
但是如果通过区块链的几个特性来解释,其实并没有那么神秘。普通老百姓,不去专门研究区块链技术,有没有可能比较容易地了解区块链的概念呢。我们试图从一部抗日老电影谈起。
有这么一部抗日老电影,电影的名字我忘了(谁想起来了可以告诉我)。电影里大致有这么一个情节:有个八路干部在对汉奸伪保长进行威慑教训时候这样说:你们以后要多做好事,不做坏事。你们的名字都记在我们的帐本上。谁帮助共产党、八路军做了件好事,我们就在他名下记个红点;谁对共产党、八路军做了件坏事,我们就在他名下记个黑点。如果谁名下的黑点多到了一定的数,我们就要找他算总账!他就死到临头了。
我们可以先把区块链比作这个账本,它同样具有类似记录黑点红点的记账功能。所有区块链的参与者的行为都会自动如实记录在账本上,形成一个高度可信任可靠的各个区块互联的链接。区块链具有如下几个特性:
1、去中心化。抗日老电影记录黑点红点的记账如果存在,虽然也可以是依据县、区、乡、村形成的分布链条式记录,但是一定有不同级别的记录中心和局部分记录中心。而区块链中找不到中心在哪里。所有区块都是平等的。它的计算和记录信息不再是集中在某一个服务器中,而是分布在网络上的任意多区块中,每个区块既互相链接,又相对独立。我们想要使用信息时,随时可以在任何一个区块找到我们需要的信息。去中心性还决定了区块链的无限可扩展性。从任何节点都可以生长扩展出新的区块链,却找不到中心节点在哪里。
2、去信任性。区块链网络中所有节点不仅是记录者的角色,也同时扮演监督者的身份,自动互相监督,无需担心欺诈的问题。如果抗日老电影记录黑点红点来比喻,就是每个人的黑点红点不仅自己清楚,区块链网上的所有节点都清楚。无需谁为谁的信任做背书,大家都清楚该信任谁,不信任谁。长久会形成一个“只做好事不醉坏事”的良性机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区块链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3、匿名性。区块链的信息存在于任意的区块中,所以无法追踪信息的具体位置和操作痕迹,节点之间也不需要公开身份信息,找不到源头无法追踪。如果抗日老电影记录黑点红点来比喻,那黑点红点不再由八路军干部来记录了。谁干了好事坏事都记录在任意的区块链,搞不清楚是谁记录的。可以想象这样对那些汉奸的威慑力有多大。区块链的这个重要特性页是最争议的一点。优点是很好地保证了隐私性。但是从监管层面来说,追踪不到违法犯罪行的痕迹。
4、不可篡改性。区块链上数据存储在各个任意区块中,想要篡改数据必须每个区块的数据都要更改,那是不可能的。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决定了它数据的绝对安全性。也决定了前面提到的去信任性。如果抗日老电影记录黑点红点来比喻,就是那黑点红点一旦记录下来就满世界到处都有,谁都无法人为消除黑点。
现在我们回到那部抗日老电影中。如果用区块链替代那个记录黑点红点的账本。这个账本将是这样的:所有人(不局限于汉奸伪保长了)干了好事坏事都会如实准确记录在区块链上,但是记录者不一定再是八路军或者我党的各级组织了(去中心化)。是谁记录的呢?不知道。可能是他自己(红点),也可能是他家的长工、佣人。但是谁记录的只能猜测,谁也追踪不到究竟是谁(匿名性)。是否担心汉奸伪保长干了坏事却给自己记录一个红点呢?不用担心。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有节点都是公开的。谁都不敢故意记录。因为你干了坏事别人也会给你记上一笔,大家都能看到,自然清楚真相。所以记录结论一定是可信的(去信任性)。被记录了黑点的汉奸伪保长事后想删除黑点换成红点也不可能,干的坏事将永远钉死在耻辱柱上(不可篡改性)。
区块链还是在研究中的新事物,它能干很多事。我们可以按照上面老电影引出的这个思路去想象区块链能干什么事。从区块链的这几个特性看,也能明白为什么它首先被想到用在金融领域。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