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谷歌AI中国中心正式成立,成员由北京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组成。这是谷歌AI First(人工智能先行)战略首次落地亚洲。
据介绍,谷歌这次举动是看中了中国的人才储备。该团队领导,知名AI学者李飞飞在博文中写到:“2015年中国作者贡献了排名前100的人工智能刊物上所有文章的43%。我们已经聘用了一些顶级专家,并将致力于在今后几个月内组建起团队。”可以预见,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突破,我国将走在前列。
最近,人工智能的新闻频繁刷屏,而且多与媒体、出版行业相关。
2017年5月,微软人工智能“小冰”创作出版现代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11月,腾讯媒体+峰会上,人工智能同步撰写大会新闻稿,用时不到1秒,还能自动配图和自动剪辑视频片段。就在一周前,美国波特尼克工作室将7部《哈利波特》小说输入人工智能,得到了一个全新版本的“哈利波特同人”,虽然剧情诡异,但风格与JK罗琳惊人一致。
人工智能是否会改变阅读习惯,影响出版行业?答案是肯定的。以前编辑一本书需要花一个月,现在编辑一本书只需要一天,而这只是人工智能平台的基本标准。在编辑速度提高的同时,人工智能也为出版流程提供了更多可能,比如语音录入、机器协助校稿、机器写作;与读者交互的技术也逐渐被应用。
龙源数字传媒旗下的人工智能平台“知识树”,当编辑定义了一部分内容以后,系统会帮他自动组建剩下的内容。同时,“知识树”利用龙源背后数千万篇文章的积累,能够让旧的内容焕发出新的活力。最为关键的是,龙源已经获得了这些文章的授权。负责人介绍:“如果不是用这样一个平台,要一篇一篇寻找文章的授权,一天时间都搞不定,更不用说把这些内容编成一本书。”
在人工智能平台的帮助下,编辑可以用1个小时编辑一本书,再用1天时间去发行。在与各大电商完成对接后,这些内容可以输出到现在数字出版几乎所有的分发渠道,比如今日头条等,精准定位流量。至此,形成了整套生态链。
未来的阅读会根据用户的个体差别以及个人喜好进行内容的定制,实现高品质的阅读享受。人工智能时代里,出版行业必将迎来一场全新的创新变革。
-End-
本文由邮书作者 雾海 原创。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