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把《见证战略型企业的形成》上半部分(产品经营、市场经营、业务经营、组织经营)写作并发表出来,我觉得总算是可以稍稍告一段落了,虽然下半部分的内容会更加精彩(体系经营、品牌经营、价值经营、整合经营、文化经营),但是我想作为中国大多数的企业,能把前四种经营模式升级到位,并踏实做好,就已经是非常的不容易了,因为在中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常态,不仅需要能够维持以往的模式,让其不断焕发生机活力,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切换思路,寻找跑道,在新兴产业、新兴技术上有所作为,这其实在经营管理上是很不容易做好的,能够生存下来的企业,我觉得都是好样的,就像我心目中的3R公司那样,始终在模式上追求进步,从而努力追逐时代的节奏,这也许就是这代经营管理人的最好励志故事了。
产品经营战略是四种基本经营模式的发端,大多数的企业起步于产品,即使是当下的互联网商业大时代,产品形态产品思维产生了变化,但是产品的本质依然没有变化,从大生产时代进入到大流量时代,经济的模式越来越关注数据和应用,这让习惯了产品思维的人感觉很迷茫,以往成功的模式突然之间失灵了,产品概念刚刚形成似乎就过时了。我想,依托于渠道和终端的产品经营模式仍然有其特定的生存空间,虽然在跟大消费相关的前沿领域,产品经营已经穷途末路,但是我们依然要正视产品经营这个基础,现在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回过头来重新重视产品,正是因为他们发现了这个经营的真理,如果脱离产品,再好的经营模式也会空心化。另外,在大多数的行业领域,还有更多的企业在默默的安享产品经营的乐趣。我们必须祝福那些能够埋头于产品经营的人们,他们才是各类模式的奠基人。
市场经营战略是产品经营战略的升级方向,换句话说,如果你的企业产品经营走不动了,不妨抬起头来看看市场,从市场和客户层面寻找新的机会和方向。这样一个简单的商业常识,在很多传统领域却还在被忽视,虽然他们也在习惯于微信和网购,但是自己的企业却始终停留在不增长或负增长的阶段,前怕狼后怕虎,产品经营又迟迟打不开局面,最终只能眼巴巴看着大把的机会从身边溜走,根本上还是经营思想止步不前所致。市场经营模式强调以市场为中心,这大大区别于传统的以产品和渠道为中心的产品经营模式,经营模式并没有多么复杂,但是得需要知道审时度势,知道适时切换赛道。
业务经营战略是市场经营战略升级的主要方向,当市场经营难以继续有所作为之际,就要考虑把公司的经营模式切换到业务经营模式的状态,以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空间。而在企业的实践中,大量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拥挤在产品经营和市场经营的赛道上而不能自拔,在他们还在为如何开发一款行业的爆品,或者如何开发一家行业大客户之际,业务经营已经将眼光放到产业链机会的识别上,去寻找那些更具行业吸引力的产业机会,当然也包括一些非常好的细分市场机会。由此我们看到,那些在新兴行业里发展的市场弄潮儿,以及那些开始搞商业生态圈和平台化组织的人们,你会发现他们对生意的理解早已经超出了产品和市场的范畴,他们的思维已经是产业思维和业务思维,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产品或一个客户。
组织经营战略是业务经营战略升级的方向,也可以作为检验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当然我所倡导的组织经营并不简单的说你有了一批人和一套组织架构,你就进入到组织经营了,而是你的企业有了一批能力很强的职业经理人,并且组织的体制建设成效显著,是不断的吸纳优秀的人,而不是形成人才的挤压和踩踏。如果用这个标准去衡量企业,那么大部分企业距离组织经营还有一段距离,也给组织的成长提供了方向和指引。要知道,建立一个组织一个团队是一件不那么困难的事情,但是要对这个组织或团队进行组织化的经营,这是需要一定水平和能力的,我们当下看的一些跟企业成长相关的电视剧,比如在远方,实际上组织化的经营没那么精彩,因为那是艺术性的人生浓缩和改编,大多数的组织经营是一个慢变量,本身建设起来就不容易,所以成长为组织经营的企业本身就非常不容易。
从产品经营到市场经营到业务经营再到组织经营,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乃至一些发展不错的集团化企业,基本就在这四个层面打转转,转出来的企业就会进入到更高的经营模式,组织的打法也会更具市场竞争力,而模式越低则组织的竞争力越低,在行业和市场的表现则呈现完全不同的局面,这就是为什么企业要发展,组织要成长,从根本上都是更好的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市场话语权。
再回到我们开头说的,在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当下,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要求企业有高度的适应性,比如互联网企业非常重视人力资源工作,新兴产业的企业更加重视战略和商业模式工作,国有企业更加重视深层次的推动国企改革,平台公司也在千方百计的寻找适合自己的出路……我想提醒的是,要注意模式升级,掌握企业发展的节奏,不要让更好的行业和市场机会从你的身边轻易溜走。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