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AI主播与主持传播中的人格进化

导 读

对于主持传播而言,技术发展可以算得上既是催化剂、试金石,又是照妖镜。

随着AI主播的上岗,真正的播音员、主持人会不会下岗,AI主播是否真的会替代现实主播再次成为学界、业界热议的话题。人们为什么会喜“爱”AI主播?AI主播受到关注和欢迎是否意味着以人格化、平民化为特质的主持传播的根基会动摇?要回答这些问题恐怕还得从主持传播的本质入手。

人格化是主持传播的本质与关键

主持传播,即以播音员、主持人等人格化传播者作为传播主体而实施传播的一种传播样态,实际上是一种在传播中实现传播主体人格化,并在传播过程中体现出人际性特点的传播方式,其中的人格化、人际性是构成主持传播的关键,亦是主持传播的特点和优势所在。从人类传播的历史来看,在传播中实现和突出传播主体的人格化,或者说主持传播的诞生要远晚于其他类型的大众传播。只有当印刷机等现代化机械被广泛运用于大众传播媒介(报纸)之后,人类才进入了真正的大众传播时代,而只有当传播技术发展到可以将传播者的“音容笑貌”再次“还原”到受传者的耳畔和眼前,营造出“面对面”交流的场景时,传播主体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以“拟人际化”的方式呈现在传播当中,而这也正是主持传播得以存在的基础。

“传播是各种各样技能中最富人性的。”而主持人的传播活动无疑是大众传播活动中最富人性的。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由于其“拟态”人际传播的特点,传播者和受众在地位和人格上都具有了平等的、人际传播的色彩,在传播过程中的传受双方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面对面交流,这使得主持人和受众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人际传播的扩大化。对于主持传播的主体来说,在传播活动中不断放大其“主体人”的定位,在传播实践中采取平民视角,以真实、自然的传者主体人格出现就成了其存在基础,也是其成功的关键。只有主持传播主体以真实的人格出现,才能真正在传播中与受众建立起“人与人”“面对面”的交往关系,才能拉近传者和受众之间的距离,也才能真正提升其传播效果。正所谓“主持人节目由于人格化传播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引导作用”。

AI技术使主持传播的

虚拟人格得以实现

就在学界、业界对主持传播中传播主体人格的真实性和实在性的认识基本达成一致之时,虚拟主持人与AI主播这些在真实世界里并无实体人格的传播者又走入了主持传播的实践领地。起初,虚拟主持人只是存在于二维的互联网里,依托动画形象和对真实传播主体的模拟来进行播音和主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急速发展与应用,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随着AR、VR以及三维虚拟影像技术的发展,具有虚拟人格的人工智能主持人更是开始走到台前。相比于人类,人工智能主持人拥有更强的储存和计算能力,在某些相对简单、程式化的主持环节中,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崭露头角,甚至大有取代人类主持人之势。

如果说以安娜诺娃等为代表的早期虚拟主持人离真正的人格化尚相距甚远,还停留在依照既定程度从事简单信息播报工作的话,由人工智能技术合成的AI主播则越来越接近于人的形象,甚至具备了与受众进行交流的互动能力,具备了某些人际性的传播特征,媒介技术则凭着先进的手段创造出了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人格主体,为主持传播创造出了新的虚拟人格。

以已在多个节目和场景中大显身手的机器人小冰为例,在云计算、大数据、深度神经网络等技术的支持下,小冰目前在全球已拥有超过1亿用户,而且已经更新到了第六代。第六代微软“小冰”的最大特点是:已经从一个聊天机器人转化成一个完整的情感计算框架,再从情感计算框架转化成各种各样的产品形态,通过各个垂直领域进入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了与真正的主持传播主体越来越接近的虚拟人格传播主体。

AI主播虚拟人格的受众接受心理

不管是有着超1亿全球用户的机器人小冰,抑或是粉丝过千万的虚拟动画人物初音未来,依靠技术手段产生、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虚拟人格何以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其在传播中产生的效果能否视为主持传播存在基础的反证?虚拟人格是否已对主持传播的真实人格构成了威胁?要回答这个问题则要从受众对主持传播主体的接受心理入手。

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通过小学教学予以验证提出的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理论认为,积极的期待会产生积极的效果,而且是奇迹般的效果。心理学家们据此提出,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个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由此可以推出,受众在接触人工智能等虚拟主持人时心中会充满好奇和期待,当看到人工智能主播科学高效的工作时自然会对其表示出喜爱。通常而言,受众会努力向着优于一般表现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而这恰恰也可以从心理学上关于情感投射、情感替代和情感补偿的理论方面得到解释和验证。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投射就是把自己内心中存在的不为社会接受的欲望和行为归咎于他人。人们对于现实中并不存在的虚拟人格之所以表现出喜爱和崇拜,实际上折射出的是人们长时期被压抑、处在知觉意识下层、不能表现出来的思想、记忆和愿望。人们将自己内心的愿望、欲求、理想和情感向外投射和放大,通过社会许可方式表现出来,其本质实际上是一种深层自我的现实化、人格化和理想化。通过相应技术手段为虚拟角色赋予“拟人”特质,将他们塑造成了有血有肉的“人”,自然也会赢得受众的喜爱。因此,人们对主持传播虚拟人格的接受和喜爱在某种程度上不过是在寻求一种对现实交往缺憾的补偿。以小冰为例,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可能会因复杂的人际关系愁眉不展,但同微软小冰交流则不会觉得复杂和有压力。由于有大数据技术对海量语料库的分析,小冰不仅可以让受众感觉与之聊天更真实、有趣,而且绝不会出现现实当中无话可聊的尴尬。

虚拟人格是对主持传播人格的

超越与补偿

受众喜爱虚拟主持人并不单纯是对其虚拟形象和人格存有好奇,而是虚拟主持人人格中有着人们对交往对象理想人格的期许和渴望。理想人格一般是指一定社会或阶级所倡导的道德上的完美典型,是人们普遍认为的完美人格形象,是如马克思所提出的全面发展的人。利用技术手段对虚拟主持人进行外形、语言等类人化创造,再为其赋予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近乎完美的理想人格特质,这必然会在短时间内激起受众对AI主播虚拟人格的兴趣和喜爱。而这恰好从侧面证明因技术实现的虚拟人格并不能颠覆和否定主持传播的存在基础和传播优势。相反,虚拟人格受欢迎也再次证明:被替代的恰恰是主持传播中非人格化的东西,有温度、有灵魂、充满人文关怀的人性化传播依然是主持传播的核心。

因此,主持传播中的虚拟人格不等于人格的虚拟或虚无,而是更契合受众期待的人格,更能体现受众理想的人格主张,也不存在对传统主持传播主体真实、平民化、无角色扮演理论的颠覆。从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虚拟主持人的人格特征亦能发现,虽然这些虚拟人格在形态和风格上存在差异,但其通过节目外显或力图塑造的“人设”,不管是洛天依的“可爱、乖巧、情感丰富、有些冒失、天然呆、比较内向”;还是小冰的“可爱、自夸、多才多艺、傲娇、容易嫉妒”,恰恰是现实中真实主持人所缺少或没能充分展现出的“理想化”人格。

由此可见,主持传播的拟人格化与主持传播人格化的内涵,即主持人真实的平民化定位并不矛盾。追求理想、完美人格的拟人格化实际上是主持传播人格化在否定之否定进程中的人格进化。

技术推动与主持传播中的人格进化

有学者在研究领导人的形象塑造时借助心理学和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将民众对领导人的人格期待概括为四个方面,即崇高预期、个性预期、才资预期和平民预期。从主持传播的人际性特征及其效果实现的传播机理来看,这四种人格期待同样存在于一般受众之于主持传播主体的人格期待当中,也可以在虚拟或人工智能主持人的“身”上得到验证。

虚拟或人工智能机器主持人之所以受到关注和欢迎,实际上恰是因为它们折射出了现实主持人在人格上的缺憾和不足。受众心目中比较理想的主持传播人格既要有普通人一般的平民气质,又要有高于普通受众的高尚品格;既要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要有精湛的专业水准。正是现实中的主持传播者人格特质的缺少或不均衡,才使得受众将其对主持人理想人格的期盼移情到了虚拟主持人身上。受众虽然明知AI主播、小冰等虚拟主持人的人格并不真实,却因为它们身上体现出的某些人格特征恰好契合了他们的期待、符合他们的理想而成了他们乐于交往和信赖的对象。

因此,对于主持传播而言,技术发展可以算得上既是催化剂、试金石,又是照妖镜。在主持传播从“真人秀”到“机器人秀”的发展历程中,技术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作为主持传播人格化的基础和保障而存在,而且通过不断检验和淘汰(替代)人格化特质的方式,促使主持传播人格向着更加人性、更加完善的方向进化。

【本文受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科研项目(项目号:RMXY2016C014)支持】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30A0K2DR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