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磨刀师傅快绝迹,中关村机器人来接班!

“磨剪子呢炝菜刀……”这样的吆喝声已经很难在北京城区听到。磨刀老师傅快要绝迹,不仅影响到普通市民的生活,连工厂刀具生产都深受困扰,因为能给刀具开刃的高手难寻。面对传统手艺的传承难题,中关村机器开始寻求机器人解决方案。

砂轮飞速旋转,磨刀老师傅屏气凝神,双手捏住刀片在砂轮间几经穿梭,15秒左右,刀片宣告完成了开韧环节……中国是刀具生产大国,但眼下,像刀片开韧这样的老手艺却正面临传承难窘境。

广东阳江以生产菜刀闻名,聚集了大量刀具生产厂家。这些厂家给国内外一线厨具品牌代工,每年刀具出口量占全国八成以上。老师傅袁道猛是阳江当地的一位磨刀老师傅。从业20多年,袁师傅是厂子里手艺最娴熟的磨刀师傅。有人说,看袁老师傅磨刀是一种视觉享受,只见工作台上,袁老师傅浑厚的双手捏着刀片在高速旋转的砂轮和飞溅的水汽中来回穿梭,仅15秒左右,一把锃亮的切片就诞生了。

磨刀师傅在磨刀

成熟的技术背后是20多年的经验,别看就是十几秒工夫,刀片来回的摩擦需要转换不同的力道,这都有赖磨刀人的手感。同时,袁师傅双臂上遍布的刀疤,也说明了刀片开刃是一项充满危险的工作。这项高精度工作,对人的专注力要求很高,每天大量的重复作业容易使人陷入疲惫,稍有不慎,就可能被锋利的刀锋割伤。如今,这一需要技巧又大量重复劳动的工作,已不再受到年轻人青睐。“厂里都是四五十岁的老师傅,招不上年轻人,老手艺也面临传承难题。”一位刀具厂负责人无奈地说。

没有传承人的难题如何破局?北京中关村企业珞石机器人正尝试给老师傅们研发机器人当“学徒”。在珞石机器人的实验室里,只见实验平台上的机械臂稳稳抓取刀片,然后效仿磨刀师傅,在飞速旋转的砂轮上进行来回数次打磨,约15秒左右,刀片完成了开韧。此后,机械臂还可继续完成刀片去毛刺、抛光等工序。

机器人磨刀还需要深度学习

别看只是十几秒的操作,想要让机器人学会并非易事。“像刀片开韧这样的高精度手艺活儿,机器人企业此前几乎没有涉足,所有的数据参数都要从零摸索。”珞石机器人联合创始人韩峰涛告诉记者,研究人员深入刀具厂,通过反复观摩磨刀老师傅的手法,并采集老师傅磨刀时的力度等参数,进而给机器人编写算法,教会机器人如何高精度地实现对每个点位的角度和力度进行控制。同时,搭载了视觉技术的机器人还有了“眼睛”,可以在抓取刀片时,自主调整刀片位置。

“通过反复实验,目前机器人的刀片开韧效果已经达到合格标准,并在部分刀具厂投入使用。它的最大优势是稳定性,这项技术可以确保开刃过程中,实现刀具的恒力削磨,确保刃口刃宽精度达到0.5mm。这是人力在长时间工作后,很难一直保持的。”韩峰涛说:“但机器人的手艺想要达到优秀,还需要通过深度学习功能,在岗位上不断优化成长,就好像真的学徒成长为老师傅的过程一样。”

刀具开韧只是珞石机器人探索的其中一个手工艺领域。企业还在行业内首次尝试探索缝纫机器人,目前产品已经在一些工厂投入使用,用于内衣内衬缝合。在韩峰涛看来,目前在汽车、3C电子等领域,已经实现较高程度自动化。但手工艺领域,相对笨拙的机器人仍鲜有涉足。“中国拥有数量庞大的代工厂,近年来随着用工荒、人工成本提升等问题,如何实现手工领域的自动化替代,是国产机器人企业值得探索的领域。”

珞石供图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赵语涵

监制:涂露芳、陈岩

编辑:蔡文清

流程编辑:吴越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905A0K5IG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