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旷视坐实AI第一股 人工智能的未来才刚刚开始

作者:夏天

审校:一条辉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商业世界的每一刻都不会重演。

当人工智能公司走入下半场的时候,头部企业又开始了新的冲刺。

旷视就是其中之一。

2019年8月25日晚间,旷视正式向港交所提交IPO招股说明书。据悉,旷视是在中国香港乃至全球首家上市的真正人工智能企业,此次赴港IPO,旷视有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AI第一股。

从技术来看,旷视是全球为数不多拥有自主研发的深度学习框架的公司之一。旷视的Brain++可以和谷歌的TensorFlow、脸书的PyTorch相提并论。

2017年,在人工智能和全球安全峰会上,前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提醒与会人员,不要小看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潜能。他预测中国的人工智能将在5年内赶上美国:“这些中国人很厉害……如果你认为他们……无法培养我说的这种人才,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或许,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将伴随旷视的上市展开新的想象。

真实的旷视:一家技术公司的成长历程

被誉为创投圣经的《从0到1》,作者彼得蒂姆把市面上的公司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普遍所能看见的“1”的公司,这类公司做的就是复制,例如A公司卖大米,B公司卖大米,C公司也卖大米,这类公司有相似的业务,做的是复制的行为。

而还有另外一类,则是“0”的公司,这类公司主要做的是创造的业务,即通过创造,来创造出市场上原本没有的,不被认知到的或难以达到的需求,因此“0”的公司是一片蓝海,市场空间广阔而没有竞争对手,全凭一套人无我有的模式统领市场。

旷视,显然属于第二类。

作为中国最早做人工智能的企业,旷视于2011年由印奇、唐文斌和杨沐三位创始人成立,公司主打深度算法学习框架Brain++,被灼识咨询认为是是全球为数不多拥有自主研发的深度学习框架的公司之一。

“我和创业伙伴们在学习人工智能的过程中,有幸接触到深度学习技术。这是一种具有革命性突破意义的机器学习技术,它能够模仿人脑对大量数据进行解析。”旷视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印奇在股东信中提到,并希望旷视在“用人工智能造福人类”的前提下,能够运用机器和技术,解密人类智慧,破解人类认知、学习和决策等过程的奥秘。

旷视成立早期,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产业界对人工智能都不看好,AI是个大冷门,但是旷视的创始团队发现了让人类社会进入智能未来的窗口——计算机视觉技术。那时候也还没有TensorFlow,当意识到深度学习将给整个世界带来巨大变化之后,旷视开始全身心投入到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研发之中,于是旷视自己开发了深度学习框架起名为Brain++,成为中国最早通过深度学习方法探索人工智能商业化的科技企业。后来,经过将近八年的高速发展,旷视推出了包括刷脸支付、刷脸解锁等诸多具有开创性意义和实际价值的人工智能应用。

旷视在基础技术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2017年10月,旷视科技研究院在全球计算机视觉顶级竞赛——MS COCO + Places 联合挑战赛中一举摘下 3 项世界冠军;2018年9月,旷视再次出征参与了MS COCO + Mapillary 联合挑战赛并赢得 4 项世界冠军,打败了来自谷歌、微软和Facebook的众多团队。

但让旷视真正成名的是Face++ 开放平台。2012年,旷视上线了人脸识别平台Face++并免费向开发者开放,美图秀秀、魔漫相机、世纪佳缘等互联网应用的相继合作和黑马大赛冠军让Face++名声大噪。2015年,旷视与阿里巴巴联合推出的刷脸支付功能「Smile to pay」彻底引爆了人脸识别市场。

经过长期而深入的合作,最终,阿里巴巴等公司不仅成为旷视的大客户,也成为其大股东。

招股书显示,自2013年以来,旷视进行了9轮融资,吸引了众多的资本参与者,不乏有像阿里、蚂蚁金服、联想、创业工场等互联网及产业巨头,总筹资额约13.51亿美元。从股权结构来看,阿里系合计持有29.43%股份,是旷视最大股东。但由于旷视采用同股不同权架构,旷视的创始团队仍保有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三人合计持有16.83%的A类股,折合投票权为66.92%。

在人工智能即将成为未来趋势的前提下,已经走过8年的旷视通过AI赋能给未来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

狂立IPO Flag的背后 是科技企业的技术信仰

早在2017年,印奇就曾透露:“上市这是会发生的,我们希望我们会是第一个。”

一切都如印奇所期望的,旷视即将赴港IPO。

当然,旷视所带给我们的,不光是上市这个美好现实,而且还有技术赋能产业未来生活。

“我们曾不断将其尝试应用到商业领域。旷视的所有解决方案,都是为了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城市运转更加顺畅,供应链更加智能化,日常生活更加便捷。我们的愿景是构建连结及赋能百亿物联网设备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这些设备包括消费电子产品、传感器和机器人等,它们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全面覆盖个人、公共和企业场景。可以说,我们的使命早已超越科技创新本身。我们在不断地挑战自我,用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为客户和社会创造最大的价值。”在股东信当中,印奇回顾了旷视的使命及商业化过程。

据旷视招股书显示,2018年,旷视经调整的净利润为3220万元,截至2018年及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旷视的经调整净利润为3267万元,在业绩期内,旷视的经营性利润为正。

印奇在招股书的信中写到,旷视希望构建一个可持续、负责任、有价值的人工智能生态,而投资旷视意味着和「技术信仰者」同行。“在公司发展中,我们既要坚持长远志向不动摇,也要兼顾达成眼前的商业目标。因此,我们希望与那些同样具备长远眼光和商业韬略的投资者同行。”印奇在信中表示。

旷视巨亏52亿?可能你根本没看懂招股书

或许很多人看到了旷视的另外一面——“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旷视亏损51.2亿元。”其实,很多人并不明白,旷视的亏损只是战略性亏损,而且主要是由于旷视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及持续的研发投资,只是财务准则带来的报表损益,是非现金科目的调整,并不是真实的业务情况。

从招股书可以看出,旷视的商业化技术应用早已经进行了三四年。

2016年,旷视最初聚焦于个人电子设备领域,在这个垂直领域,覆盖范围极为广泛、存在大量痛点、且切入点非常明确,况且,旷视科技的技术在这个领域的应用颇为切合,这些技术一经推出,立刻受到了小米、vivo、OPPO 等手机巨头的青睐,据悉,这些手机巨头的人脸识别解锁功能底层技术都是出自旷视Face++,截至 2018 年,旷视在搭载人脸识别的国产 Android 市场上占有率超过 70%。

除此之外,旷视透过AI赋能金融支付场景也在推进当中,场景方面,旷视从城市管理、物流、零售、地产、手机、金融等垂直场景升级为以城市传感器为核心的城市大脑,以手机为核心的个人生活大脑,以及以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智能零售为核心的供应链大脑三大IoT场景业务群。

凭借技术优势,旷视成功实现为互联网巨头赋能。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中国移动、凯德置地等都成为了旷视的战略合作伙伴。与此同时,旷视软硬结合的智能物联解决方案也开始在更多的垂直商业场景渗透。

“旷视始终认为,只有商业应用的成功,才能为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后备动力。所以,我们目前专注于将已涉足的个人物联网、城市物联网和供应链物联网等垂直领域做好、做深、做透,再向其他方向扩张。我们坚持为客户提供包括算法、软件和硬件产品在内的全栈式、一体化解决方案,这样才能为终端使用者创造真正的价值。”印奇在股东信中表示说。

大规模的商业化这让旷视的盈利已经成功实现。

或许在会计报表准则之下旷视呈现出了亏损的状态不足以反映事实,在各个行业开始成功落地人工智能技术之后,相信未来几年,旷视的营收将实现爆发式增长。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27A0PWDF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