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谭亮:我的达尔文启示录

问题一:这人是谁?

学生甲:达尔文啊!

问题二:他讲了啥?

学生乙:进化论啊!

问题三:进化论说的啥?

学生丙:适者生存啊亲!

..........

这是我在讲批判性思维的时候,和学生们在课堂上的一段对话。

你觉得它熟悉吗?其实,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诸如此类的很多事情。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会以为自己很了解,所以会轻易的将自己放过。但实际上如果我们可以耐心问自己三四个层面以上的递进问题,就会发现有一个全新的认知世界出现在我们面前。

好,让我们再次回到达尔文,一谈到达尔文大家都会想到进化论,而谈到进化论,大多数人都会知道说的是适者生存。讲到这里我们其实不知不觉经历了三层思维,相信大多数人都能不假思索的回答出来。

假如我们继续深入下去,来问自己第四层思维问题,它会是什么呢?

问题四:什么能力可以实现适者生存?

当我问到第四层的时候,开始出现了第一次短暂性的沉默,之后就是七嘴八舌般的百花齐放。

学生丁:学习

学生戊:变革

学生戌:减肥

学生丑:佛系

...........

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可以做到适者生存?面对这第四层的思维问题,也许不是每个人一秒钟之内就能答出来的。即使答得出来,大家给出不一样答案的概率也会很高。大家对这句话的解读非常不一样,这是因为每一天我们获得的信息有10%是事实,90%是人们基于客观世界所反映的个人主观情绪、个人主观解读等。

对于这第四个问题,我的观点是实现适者生存需要具备两个关键能力。

一是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

二是内心主动求变的诉求;

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要有对外界敏锐的感知能力。外部环境目前已经走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如果我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工业时代,说明你对外部环境并不敏感,因此也就不能准确解读它,更无从谈起如何适应的问题了。

能否有效解读外部环境取决于我们能否自由切换近焦和远焦,进而通过近远焦的切换来打通现象,趋势到本质特征的路径。在管理层面,拉远焦是要认识把握时代特征,拉近焦则要看当下组织部门内部的管理行为和考核指标。大多数人都擅长拉近焦,而远焦能否拉的开拉的起来就因人而异了。所以我就以拉远焦为例,来看一下过往的两百年我们经历了哪些时代?每个时代的本质是什么?基于对应的时代特征,企业在对应的时代该如何竞争?竞争过程中劳动力的技能又是如何进化?

工业时代:从瓦特工业革命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百多年间,我们都处在工业时代,其本质是机器,企业的竞争力是通过产品的不断创新得以持续增强的。而个体劳动力则是通过操控机器来参与竞争的。

互联时代: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进入到互联网时代,率先开始的地方是美国硅谷,用物理学知识来类比的话,互联网的本质相当于是一种串联形式,其不足之处是存在较大的金融风险,现在我们进入到区块链的研发,就是本着改变串联的形式进入到并联,希望以此来有效降低金融风险。互联时代的本质是数据,企业面临着转型,要从以产品为主升级转型为以服务为主。面对企业的转型,劳动力的技能也要从操控机器转型为数据分析。

移动时代:从2000年左右,我们快速进入一个全新时代——移动时代。国家工信部多年连续追踪两个指标:一是每百位家庭固定电话占有率,二是每百位家庭移动电话占有率。2002年,两者的占有率相重合,在那之后,移动电话占有率远远超过固定电话,这说明自2002年,中国市场也快速进入到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时代。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轻松连通五湖四海的人。手机改变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在智能手机诞生之前,多数情况下大家都是在相同物理空间里面对面彼此交流,偶尔也能通过打电话进行交流;智能手机普及之后,可以通过微信,脸谱等社交平台进行虚拟互动。有人加你好友,为你点一个赞。有了点赞和表情符号的互动,人与人的交流就变得形式多样、富有趣味了。移动时代的本质是社交。企业面临着要从原来做产品、做服务转型为建平台。在平台为核心的竞争模式之下,企业员工的核心技能不仅包括学会分析,还包括学会如何能够有效地连接他人。要知道95后的年轻人彼此交流都很少打字而是用大量表情符号和你互动,你是否有能力和对方互动,从而有效地连接他人吗?这个变化是客观存在的,给人们带来的震撼和焦虑也是可想而知的。

认知时代:谷歌通过每年一度的开发者大会,带给我们三个颠覆性的技术: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把我们带入了全新的认知时代。过去人们想要获得真实感受的前提是要在物理的空间面对真实的人,但是虚拟技术却可以在虚拟的场景带来我们一种真实的感受。就像你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里的你貌似有真实的感受,可是你会纳闷这个梦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VR带来的场景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利用技术实现的。但你戴着VR眼镜会产生一些感受,这个感受却是真实的。虚拟空间带来的真实感受是以场景为核心的,这对企业的未来选择会产生何种影响?在全新认知时代,时代的本质是不同的场景,企业需要打造全新的生态圈来提升竞争,面对认知时代,个体则需要通过情感来打造与他人的真正的连接。

拉完远焦,我们再来看看这第二个能力说的是什么?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是一味的跟随还是主动求变?如果选择后者,如何做?在我看来,时刻保持内心的危机感和面对人生的跌宕起伏,永远选择主动积极的态度极为重要。

如果让你再往下问一个层面,第五个思维问题,你会问什么呢?

问题五:假如这两项能力面对任何一个生物都会出现能力水平不同的话,那么基于这样的不同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不同场景呢?

场景一:能力一大于能力二;面对这个场景,可想而知,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面对外部挑战,应接不暇,而且一味盲从只会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场景二:能力二大于能力一;如果让你在这两大场景里面选的话,相信这是绝大多数人的共同选择。处在这个场景里,无论企业还是个人,我们都会主动求变,鼓励创新。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如何持续性的处在场景二呢?这个问题就把我们带到了本篇文章的题眼所在!来,让我们趁热打铁,将我们的思想深度再下潜一个层面:

问题六:如何让内心主动求变的诉求持续性的大于外部环境的压力?

面对问题六,你怎么想?你又会怎么做?我认为一篇文章或一次对话的最大价值不在于给你提供答案,而是给你留下一个好的问题,让你思考。作为笔者,必然身体力行,我也会在近期公布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背后的行动方案。

在我结束这篇文章之前,让我们再次重温通过达尔文带给我们的一个思维方式。如下图所示,任何表象的背后都蕴含着趋势和本质。抓住那些你以为自己很了解的现象,深入探究和问询,掌握这套思维方式,你将从此打开一扇全新认知世界的大门!

不管我们是否认同,事实是我们都正在跨越一个时代的鸿沟。工业时代万事皆有答案,而在未来,万事将只有可能性。从确定的“答案”走向不确定的“可能性”,面对诸多的似是而非,充满不确定的可能性,如何调动内心主动求变的诉求?如何准备的把握时代的脉搏?如何让内心主动求变的诉求持续性的大于外部环境的压力?企业得之,则可以基业长青;个人拥有,则可以与时俱进。你说呢?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71228G01SSC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