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网天津电力城市供电网第二应急抢修中心,一台人工智能第三代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正在作业。这项集合了智能视觉、传感、识别等先进技术的创新成果,让机器人替代工人给配电线路做“微创手术”,不仅工作效率提升了一倍,还降低了安全风险。这个项目的创始人,就是“时代楷模”张黎明。
1986年参加工作时,张黎明就是一名巡线工,一干就是33年。有一年深秋,张黎明他们抢修途中经过一个水塘,为了保持设备干燥,两位老师傅毅然跳进冰冷的水中,用肩膀扛着木梯让年轻的张黎明过去。张黎明说,自己永远都忘不了那一幕。从此,他心心念念的都是技术革新。
今年7月5日,搭载5G信号的巡检机器人和无人机在天津滨海110千伏海洋变电站实现了国内首次5G陆空巡检。通过“千里眼”和“顺风耳”的远程监控,工作人员在监控室里,就能同时完成几十座变电站的数据采集。
张黎明还记得,2001年滨海新区的变电容量仅为247.4万千伏安,装了空调的家庭经常要面对跳闸的烦恼。如今,滨海电网的变电容量已经是2001年的5倍;电力物联网正在实现电力系统各环节的互联,产生的共享数据将为各方提供服务和保障。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再到“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张黎明团队的创新成果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智慧能源为天津的生产、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 人民日报 》( 2019年08月21日 11 版)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