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图解浏览器缓存

浏览器缓存,是浏览器端保存数据,用于快速读取或避免重复资源请求的优化机制,有效的缓存使用可以避免重复的网络请求和加快页面速度,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一 强缓存

1.1 区分Expires和Cache-Control

以一个接口返回的响应头为例:

这里我画了张思维导图,对Expires和Cache-Control做比较:

具体介绍Expires和Cache-Control:

Expires:

(1)Expires是HTTP1.0的东西,现在默认浏览器均默认使用HTTP 1.1,所以它的作用基本忽略;

(2)Expires规定了缓存失效时间(Date为当前时间),是绝对时间。由于Expires返回的是一个绝对时间,在服务器时间与客户端时间相差较大的时候,缓存命中不准确;

Cache-Control:

(1)Cache-Control是HTTP1.1的

(2)Cache-Control的max-age规定了缓存有效时间(2552s),是相对时间;

(3)若响应头Expires和Cache-Control同时存在,Cache-Control优先级高于Expires

Cache-Control的常用指令:

no-cache:不使用本地缓存,需要使用协商缓存,也就是先与服务器确认缓存是否可用。

no-store:禁用缓存。用于防止重要的信息被无意的发布。在请求消息中发送将使得请求和响应消息都不使用缓存。

public:其他用户也可使用缓存,适用于公共缓存服务器的情况。

private:只有特定用户才能使用缓存,适用于公共缓存服务器的情况。

max-age:客户机可以接收生存期不大于指定时间(以秒为单位)的响应。

min-fresh客户机可以接收响应时间小于当前时间加上指定时间的响应。

max-stale指示客户机可以接收超出超时期间的响应消息。如果指定max-stale消息的值,那么客户机可以接收超出超时期指定值之内的响应消息。

注意:no-cache指令并不是不缓存,no-cache的意思是可以缓存,但每次用应该去向服务器验证缓存是否可用。no-store才是不缓存内容。

1.2 强缓存的过程

强缓存:浏览器直接从本地缓存中获取数据,不与服务器进行交互。

· 浏览器第一次跟服务器请求一个资源,服务器在返回这个资源的同时,在response的header会加上Expires/Cache-Control的header;

· 浏览器再请求这个资源时,先从缓存中寻找,找到这个资源后,比较Expires或Cache-Control的max-age字段值做比较, 如果在有效期内,则读取缓存内容;若缓存已过期,则重新向服务器发送请求;

· header在重新加载的时候会被更新

这里我画了两张图,浏览器第一次请求:

浏览器第一次请求

浏览器再次请求:

强缓存

对于强缓存,chrome浏览器的状态码:

200 OK(from disk cache)或是200 OK (from memory cache)

例如:请求某个图片后,当浏览器再次访问这个图片时,发现有这个图片的缓存,且缓存没过期,所以就使用缓存。

当浏览器发现缓存过期后,缓存并不一定不能使用了。比如文件虽然过了有效期,但内容并没有发生改变,还是可以用缓存数据。所以,这个时候需要与服务器协商,让服务器判断本地缓存是否还能使用。那么又怎么判断服务端文件有没有更新呢?主要有两种方式:

Last-Modified,If-Modified-since。

二 协商缓存

2.1 区分Last-Modified和If-Modified-Since

以一个返回的接口为例:

Last-Modified的格式:

Last-Modified:Mon, 17 Sep 2018 12:06:18 GMT

If-Modified-Since的格式:

If-Modified-Since:Mon, 17 Sep 2018 12:06:18 GMT

2.2 Etag是什么

web服务器响应请求时,告诉浏览器当前资源在服务器的唯一标识(生成规则由服务器决定)。Apache中,ETag的值默认是对文件的索引节(INode),大小(Size)和最后修改时间(MTime)进行Hash后得到的。

2.3 协商缓存的过程

浏览器第一次请求:

浏览器第一次缓存

浏览器再一次请求:

协商缓存

Last-Modified、If-Modified-Since:

· 浏览器第一次向服务器请求一个资源,服务器在返回这个资源的同时,在respone的header加上Last-Modified字段,表示该资源在服务器上的最后修改时间;

· 浏览器再次向服务器请求这个资源时,在request的header上加上If-Modified-Since字段,这个值就是上一次请求时返回的Last-Modified的值;

·服务器收到资源请求时,比较If-Modified-Since字段值和被请求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若资源最后修改时间较旧,则说明文件没有修改,返回304 Not Modified, 浏览器从缓存中加载资源;若不相同,说明文件被更新,浏览器直接从服务器加载资源, 返回200;

·重新加载资源时更新Last-Modified Header

Etag、If-None-Match

· 浏览器第一次向服务器请求一个资源,服务器在返回这个资源的同时,在respone的header加上ETag字段;

·浏览器再次跟服务器请求这个资源时,在request的header上加上If-None-Match,这个值就是上一次请求时返回的ETag的值;

·服务器再次收到资源请求时,再根据资源生成一个新的ETag,与浏览器传过来If-None-Match比较,如果这两个值相同,则说明资源没有变化,返回304 Not Modified, 浏览器从缓存中加载资源,否则返回200 资源内容。与Last-Modified不一样的是,当服务器返回304 Not Modified的响应时,由于ETag重新生成过,response header中还会把这个ETag返回,即使这个ETag跟之前的没有变化

2.4 为什么有了Last-Modified,还要用Etag呢?

HTTP1.1中ETag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几个Last-Modified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一些文件也许会周期性的更改,但是他的内容并不改变(仅仅改变的修改时间),这个时候我们并不希望客户端认为这个文件被修改了,而重新GET;

·某些文件修改非常频繁,比如在秒以下的时间内进行修改,(比方说1s内修改了N次),If-Modified-Since能检查到的粒度是s级的,这种修改无法判断(或者说UNIX记录MTIME只能精确到秒);

·某些服务器不能精确的得到文件的最后修改时间。

对于上述情景,利用ETag能够更加准确的控制缓存,因为ETag是服务器自动生成的资源在服务器端的唯一标识符,资源每次变动,都会生成新的ETag值。Last-Modified与ETag是可以一起使用的,但服务器会优先验证ETag。

2.5 比较强缓存和协商缓存

基于上文对强缓存和协商缓存过程的解释,这里我把强缓存和协商缓存绘制在一张图里,方便比较,具体过程可以参照上文:

http缓存

三 小结

本文主要通过图解介绍了http的缓存,具体包括强缓存和协商缓存。如有问题,欢迎指正。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204A008FP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