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大数据的应用是否会带来大众隐私的变革?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原始自然生态的生活方式并无需过多考虑隐私的问题,小农经济,偏居一隅,人们的生活局限在固有的领域。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联系且连接了全球,我们可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像“纸包不住火”,“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只要你做过一些事,肯定会留下痕迹,只不过是知情人的或多或少而已。更何况如今的电子设备,大量数据的存储,APP账号的申请注册,都会有数据的输入,比如个人信息、浏览记录等。

对于企业来说,他们需要用户的数据来做产品分析等一系列评估。同时,对于企业的一些不良操作来说,会利用“大数据杀熟”来获取利益,根据用户使用情况及使用期限,给出不同的价格或推荐。当然,大数据的应用有利有弊,它也能更好地评估大众需求,以促使企业做出改变,去尽量满足用户需求。

当物质生活得到一定满足之后,人们就会寻求精神补给,之后,自我意识逐渐提升,开始关注自身权益的维护。从“无所谓”到“注意、谨慎”到“维权”,这是一个人意识的觉醒,也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前提和象征。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尤其是人们对隐私开始投入更多关注的时候,提供服务一方也会更加谨慎对待,比如在注册账号或使用程序之前,都会给用户列出“用户须知”。不过,即使人们对隐私开始关注,仍旧有一部分人不会仔细阅读此须知。而当一件事被揭露出来,便会受到广泛关注,这其中虽然不乏有键盘侠的“功劳”,但并无法否认大众隐私观的变革。

大数据应用下,获取个人信息对于某些人或团队来说轻而易举。相信很多人都曾收到过骚扰短信和骚扰电话。根据12321举报中心工作情况月报(2018年第9期)的数据,可以看到9月份共收到有效举报手机应用安全问题(APP)36267件次,举报短信2.6万件次,举报涉嫌骚扰电话8.2万件次,举报不良网站共6万件次。若根据网民数量,仅这一个月数据并不足以证明大众隐私观的变革,但若是一年、两年……若干年呢?且这只是目前,难道未来大众不是更加注重自身利益维护吗?

2017年《民法总则》颁布实施,也进一步说明了大众对隐私权的关注度只升不降,立法者也着重点明了隐私权。这既是立法工作的进步,也是个人意识的发展。

新鲜事物的出现不仅会变革客观事物,也会变革人们的主观观念。

——亚布力志愿者招募打卡话题之一

图片|网络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125G1DFF9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