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大出版社在2018年出版了很多很多图书,它们被大家所认识,所熟知,所喜爱。即便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有些图书自从它诞生的那天起,便广受关注。在经过“读者推荐”、“编辑推荐”、“专家投票评审”三个环节,最终产生了广西师大出版社2018年度十大好书的候选书目(共30种)。
其中诗想者工作室策划的读经典系列之一:邱华栋《作家中的作家》进入文学艺术类的候选书目,最终获得「年度优秀出版物奖·文学艺术类」。
虽然最终没有进入整个出版社的年度十大图书,但已殊为难得。诗想者工作室感谢作者和读者们的厚爱,并将继续埋头苦干,争取来年获得更好的成绩。
内容试读
↓
弗兰茨·卡夫卡:
无边梦魇与无家可归
我头脑中装着庞大的世界。可是如何既解放我并解放它,而又不使它撕裂呢。我宁可让它撕裂,也不愿将它抑止或埋葬在心底。我是为此而存在的,这点我十分清楚。
——卡夫卡
无边的梦魇
我不知道你是否有过陷入梦魇的经历:你似乎突然从一个噩梦中醒过来,仿佛溺水者终于爬到了岸上,但是,那个噩梦的氛围仍旧包围着你。你逐渐意识到,你醒过来了,你想呼喊,你想摆脱这个多少还有些可怕的处境。你想起身,但是无论你怎么努力,都无法起身,无论你怎么呼喊,你都发不出声音。你浑身无力、瘫软,最后你又在梦魇的劫持下,重新沉沉地睡去。后来,你终于在白天醒过来了,你想起了晚上那可怕的一幕,你明白了,你被“魇”住了,你被短暂而可怕的梦魇缠绕过了,你呼出了一口气,你庆幸白天终于到来了。
在我的阅读体验中,阅读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的小说,就类似被梦魇所俘获。一旦你进入他的文学世界,你会发现,那就是一个梦魇的世界。他所讲述的状态,就类似将醒而没有醒,想挣扎着逃离,但是又无法真正脱身的可怕处境。在20世纪的小说家中间,很少有谁能够像卡夫卡那样如此尖锐和深刻地描绘出人类的生存境遇和精神境况——卡夫卡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梦魇中的世界,而他自己也无法从这个世界中逃身。他既无法给自己找到答案,也没有办法给小说中的人物以最终的出路。在梦魇般的世界里,任何人都像挣扎在蛛网上的俘获物,无可逃脱,最终只能在不断的挣扎中等待被逐渐吞噬,或者绝望地等待黎明。
也许,整个20世纪很大程度上都可以被称为是卡夫卡的世纪。在人类历史上,像20世纪这样充满激烈变革和大动荡的时期,并不多见:两次世界大战、纳粹大屠杀和犹太人集中营、苏联的“古拉格劳动群岛”、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冷战结束与柏林墙倒塌、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兴起等,历史的进程不断演变,波诡云谲。这些时代的外部动荡和变化,带给人类心理的巨大震荡、文化和种族的激烈冲突、肉体的更多疾病和心灵的复杂创伤,还有精神上弥漫的恐惧和惶惑感。因此,在20 世纪这个动荡的、变化的一百年里,很难有作家像卡夫卡那样距离我们这么近。一直到今天,我都感到我们仍旧生活在卡夫卡所揭示的境况当中。我们在这样的境况中不断地被裹挟、异化和逼迫,一直在努力地寻找着出路,但最终发现,我们仍旧是卡夫卡笔下的人物。
但是,任何对卡夫卡的确定的解释,在后来似乎都会遭到质疑。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在她的《反对阐释》一文中,就有针对性地说:“例如,卡夫卡一直经受着不下于三拨阐释者的大规模劫掠。那些把卡夫卡的作品当作社会寓言来读的批评家从中发现了卡夫卡对现代官僚体制的层层阻挠、疯狂及其最终沦为极权国家的案例研究。那些把卡夫卡的作品当作心理寓言分析来读的批评家从中发现了卡夫卡对父亲的恐惧、他的阉割焦虑、他对自己性无能的感觉以及对梦的沉湎的种种绝望的显露。那些把卡夫卡的作品当作宗教寓言来读的批评家则解释说,《城堡》中的K 试图获得天国的恩宠,而《审判》中的约瑟夫·K经受着上帝严厉而神秘的法庭的审判……”她的批评犀利而尖锐,点出了对卡夫卡过度阐释的要害。
卡夫卡还被理论家贴上了表现主义作家的标签。表现主义诞生在德语的氛围里是因为德语在本质上重思想表达、重理论的抽象,因此卡夫卡能够运用德语写出抽象的本质,而不仅仅是描绘现象的真实,因为现象总是浮在表面。
卡夫卡说:“一切障碍都能摧毁我。”这显示了他的内倾、游移、敏感、不安、恐惧和脆弱。在20 世纪中,由于一切外在的东西都在迅速地变化,“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外部的世界很容易摧毁一个人的内心。我们无可逃遁,因为我们的确没有地方可以去,除了继续生活在巨大的梦魇之中等待黎明。这就是卡夫卡给我们揭示的存在状态与真实的境遇。
三部没有结尾的长篇小说
我曾经感到疑惑的是,为什么卡夫卡存世的三部长篇小说中,最终没有一部是写完了的?到底这就是卡夫卡的美学追求,是他专门制造的一种残缺美,还是他本来想写完,却因为身体、精神、文学技巧的原因而难以为继?或者,到后来他以无法结尾的方式来否定自己的初衷?《失踪者》是卡夫卡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写于1912—1914年,在他去世三年之后(1927 年)出版。写作这部小说的时候,卡夫卡已经进入到自己创作的旺盛期,但是,他却无法给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结尾。他甚至都没有给这部小说起名字,只是在和友人的谈话中,称他写的这部小说为“关于美国的小说”,还是他最好的朋友马克思·勃罗德将这部小说命名为《美国》。而卡夫卡曾经在自己的日记里,谈到这部小说为《失踪者》。因此,结合小说的具体情节,叫《失踪者》也许更加符合卡夫卡的原意。根据研究者的推断,1912 年至1914 年的卡夫卡,很想写出像英国作家狄更斯那样的社会小说,跟狄更斯在表现广阔的社会层面上一较高低,卡夫卡梦想描述一个时代的风貌,甚至就想“对狄更斯不加掩饰的模仿”。但是,当这部小说按照卡夫卡预定的计划前进的时候,他逐渐地偏离了原来的设想,使小说自己顽强地沿着特定的轨道前进,卡夫卡式的风格逐渐地显现了出来。
在这部小说里,从来没有去过美国,但是对美国的制度很向往的卡夫卡,虚构了一个叫卡尔·罗斯曼的年轻人,他被自己的父母送往美国。这部小说共分八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有独立的名字:《司炉》《舅舅》《纽约近郊乡村别墅》《通往拉美西斯之路》《西方饭店》《鲁滨逊事件》《避难》和《俄克拉荷马露天剧场》。从这些题目来看,主人公注定了要在每一个环节耽搁许久。一开始,纽约港的自由女神像就出现了,16 岁的卡尔·罗斯曼欢呼雀跃。他是因为受到女仆的诱惑和她生了一个孩子而被父母亲送往美国的。从此,卡尔·罗斯曼就开始了他非常荒诞不经的旅行遭遇: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耽搁,他半天才下了船,接连被朋友和亲戚拒绝,然后又遭到了流氓的抢劫,谋生过程中遇到了各种的屈辱,最后,终于被一所剧场收留,小说就在这里戛然而止。16 岁的卡尔·罗斯曼无依无靠,他的孤独感和在陌生大陆的恐惧寂寞感,贯穿着始终。因此,可以把这部小说当作是人在世间的某种基本感受:陌生而敌意的一切包围着我们每一个人,到处都有陷阱和意想不到的事情纠缠着我们,使人在迷宫一样的世界上找不到指引的路标。因此,我觉得在经历了无尽的折磨和不断的纠缠之后,卡夫卡再写下去,也没有必要了,主人公将在他受尽折磨的道路上永远地走下去。所以,他就停下笔了,使小说成为向狄更斯那伟大的现实主义致意的绝妙的反向:一部寓言化的抽象小说。
长篇小说《审判》是卡夫卡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它的篇幅和《失踪者》差不多,都在14 万汉字左右,创作于1914—1918年之间。卡夫卡写这部小说,似乎驾轻就熟了,能够动用大量的日常经验和奥地利社会现实生活呈现他要表现的抽象的本质。在小说中,银行职员约瑟夫·K 突然被捕了,而他根本就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被捕。于是,关于他被捕的调查和审讯不断地进行着,他进入了搅肉机一样的司法体系里。在这个封闭、僵化、荒诞的司法体系里,约瑟夫·K 一点点越陷越深,他想探究自己被捕的原因,但一次次地遭遇失败。最后,他被两个黑衣人处死了。在那个黑色的、荒诞的世界里,人生就是一场复杂的诉讼。小说的寓言化和象征色彩,使得小说像一个漫长的噩梦,洞开了一扇围绕着我们的沉闷现实的窗户。这部小说接近写完了。在十个章节中,第十章就是《结局》,而主人公约瑟夫·K也被两个人处死,可见它基本完成。但是,很多需要补充的章节,连题目都已经拟好,卡夫卡只需要添加一些东西就可以了,但它还是以接近成品的样子停留在了那里。《审判》讲述的是小说主人公莫名其妙地遭遇的一场漫长的折磨,一个庞大、无边的司法体系在和他一个人斗。面对那么一个无形的、庞大的体系,卡夫卡笔下的主人公,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化身,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如何面对,以及如何脱身,最终难逃一死。大量现代奥地利社会的细节进入小说中,使小说在现实主义的外壳之下,包藏着寓言的内核:个人在一个被制度和体系所规范的社会面前,力量非常弱小,最终难逃厄运。
1922年9月,卡夫卡写完了他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城堡》。从小说的语调上看,这部小说有一以贯之的气韵。《城堡》这部小说,把卡夫卡的荒诞风格发挥到了极致,是最成熟、寓意最丰富的作品。小说讲述了一个叫K 的土地测量员,来到一个山村里,打算进入附近的城堡,以便证实自己的身份,同时进行自己的测量工作。但是,他想尽了各种办法,始终无法进入那座城堡,村民开始怀疑和排挤K,K 也感觉这个世界就像城堡一样,永远都无法靠近和进入。这部小说仍旧没有结尾,但是卡夫卡曾经透露过小说的结尾:在结局一章中,土地测量员K 将获得部分的胜利,他没有放弃自己的斗争。但是,他最终因为心力衰竭而死去——到头来,他仍旧无法进入那个谜一样的城堡。“无法进入的城堡”和“不断受阻的土地测量员”成为两个象征性的符号,可以被解释为很多种人类的境遇和存在状态。这两个符号也成为人类在20 世纪努力寻求各种制度、理想和幻想生活但纷纷遭受挫折的象征。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那个土地测量员,我们每个人都想进入一个城堡——但是,我们最终很难进去。在《城堡》中,缜密的细节、清晰的逻辑,使小说本身的混沌和模糊变得更加耐人寻味。《城堡》近看一切历历在目,远看则是一团雾气;近看都是生活的表象,远看,在一团雾气中似乎有着严密深刻的逻辑、清晰的主题。在一个处处都是荒诞的世界里,我们将死于对希望的寻求中。
在这三部没有完成的长篇小说中,我可以感觉到卡夫卡写作时候的游移和不确定,也许是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小说的情节会向哪个方向发展,会增加什么样的细节,来表达他要表达的抽象本质。这几部小说的很多片段写得非常精彩,不过仔细琢磨,有些地方则写得很随意。卡夫卡像一个在荒野上寻找目标的迷途者,他不知道要带他的小说往哪个地方。小说中的停顿、反复、重复、中断比比皆是,这反映了卡夫卡对写作过程本身的犹疑,尽管他确信终点就在不远的前方,但他却一直无家可归。
……
欲读全文,请购买《作家中的作家》
▼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