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Little Bites of Big Data for Public Policy,我之前提到过,大体而言,有点用处,但我还是觉得有一点点失望。
先说有用的地方。
这本书要回答的一个问题和我关心的Coproduction的问题异曲同工,即信息在policy coproduction过程中的作用。作者是从analysts和policy makers coproduce better policy outcomes的角度出发来看的。对我来讲,这本书打开了一个新视角,从知识生产和传播的角度来看对政策结果的影响。
Don发现的问题是决策者和学者之间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主要有三个原因:1学者提供了信息但决策者听不懂(能力),或者是2学者提供的信息决策者觉得并没有什么用(意愿),又或者是3学者本身提供了不完全的信息(data analysis的问题)。针对这几个问题,Don认为little bites of big data能解决。
让我们先从学者本身未能提供完全信息开始谈起。如果学者本身不能提供更好的信息,那么学者就需要knowing better to be able to do better. 作者最关心的是怎么把理论用到实处这个极为困难的问题,当然也是政策分析这种应用类学科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具体而言,有五个方面的问题(p.32):
一,Hindsight: program evaluation。对应的是,以史为鉴能告诉我们什么?
二,Foresight: forecasts。对应的是,如何决策才能有最佳效果?
三,Results: performance management。对应的是,我们能做到何种地步以及我们如何能够改善?
四,Risk: exposure to loss, danger, harm。对应的是,我们要达成所愿会有何种挑战?
五,Resilience: bouncing back after failure。对应的是,一旦事与愿违,事态恶化,我们如何修复?
Don建议big data analysis能够助力一把。作者认为基于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分五步走,对回答上述政策分析的五大基本问题而言,多少是有点用处的。作者说:首先我们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知得更好的一个特征就是基于证据说话;接下来就要问对问题,搞对答案,不要在错误的方向上狂奔;再次我们要基于数据分析,让数据说话;然后我们要把故事讲得漂亮,卖得出去(sell the story);最后要去芜存真,消除噪音。
总结起来就是,针对能力问题,tell the story,在决策者能力范围内把故事讲得让人懂。除了通常的descriptive和inferential 统计分析之外,数据可视化可以作为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针对意愿问题,要sell the story,speak above the noise,让人愿意听进去。
再讲失望之处。
比较失望可能是因为我之前对这本小册子期待较高,但读完之后并没有觉得达到预期。一个主要问题是本书是关于大数据的,但没有区分之前政策分析使用的“数据”和现在政策分析所用的“大数据”。两者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大数据的特征又是什么呢?作者好像并不是特别在意这件事。换言之,把这本书里的“big”去掉,并不影响作者的分析。
我列出这本书遗留的几个问题:
首先, 大数据与好答案之间的距离可能很大,Don并没有进行足够的讨论。
其次,bigger data与divided nation 、 polirized public在一起,可能并不一定能消弭鸿沟,反而可能进一步极化;
再次,即便有了更多的信息,big data,但citizens分两种,一种愿意付出成本去了解新信息,另一种不愿意。big data并不能改变这种人的本性。如何nudge两种人需要更多的研究。但此类研究不一定要采用big data analysis,也可以用reduced form - small data。比如说experiments。尽管Don也提到实验研究,但只是带过并没有展开。我觉得reduced form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以上几点我觉得都可以有改进之处。
另外,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之前发表过家欢写的Kettl的另一本书《Politics of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ss》的书评。参见DOI:http://dx.doi.org/10.22140/cpar.v9i1.174
Kettl, D. F. (2018).Little Bites of Big Data for Public Policy. CQ Press.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