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声明:原创,一月一级,每月7,14,21,28下午5点准时发文。
2018年12月份,笔记-《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美】丹尼尔·丹尼特
直觉泵,万维钢老师说,这是一本能让你变得更聪明的书。
第二份笔记:人类是自然界设计出来的。
这次的话题把11月份《数文明》(涂子 著)给驳倒了:“人类的不可预测相比人工智能的可预测,就是最大的优势。”
自然设计大师
严格来说如果站在更高的维度上思考,从“意义”来思考这问题,人类和人工智能都是可预测的。人工智能是由人设计,其人工智能的意义被人定义设计好,所以我们可以对人工智能预测。而我们人类是自然界这双无形的手设计出来,人类对于自然界来说,适者生存,才能生存在自然界里。
人类比人工智能有更大优势根本原因是,人是自然界设计出来,而人工智能是人设计出来。自然界设计师比人类设计师更加高明,维度更高。
如何得出自然界设计师更高明?看一个例子就比较好理解:
2015年11月1日中国步行机器人打破持续行走里程吉尼斯世界记录,行走134.03公里。
一个身体健康的年轻人携带所需的食物和水,一周大约能步行240公里。水是关键负重:在背包中携带23千克的水、7千克的食物以及5千克的装备会使之感觉非常沉重。若能在路途中找到水,这个人也许能坚持步行好几个月。
你也许会反驳说,如果给机器人充电,它能走得更远。这个是没有错。但如果增加一些障碍呢,比如下一场雨,机器人是不是要做防水设计,如果前面是一条河呢,那机器人是要设计成会游泳,还是干脆设计一座桥?
答案已很明确,人类能在自然界生存,而机器人不能,机器人只能在人设计的环境中生存。自然界设计比人类设计维度更高。
人被设计出来
也许你已经赞同了这个观点,但还有一个疑问,人怎么可能是设计出来的呢?
《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书中作者丹尼尔·丹尼特就用了大篇幅说明人也是设计出来的,在此我尝试能否简单描述:
先人类设计的数字世界:存在电脑硬盘的一张1000万像素照片,这张照片每个像素是由RGB三种基色构成,而每种基色的编码由多个0和1进行不同的排序组成。不同格式(JPG,JPEG,GIG),编码规则会有所不同。
同理人工智能都是人有目的设计实现各个功能,内在的运行机制就是执行指令,指令定义由汇编语言编辑,其背后都是多个0和1进行不同的排序组成。这就是软件中的源代码。
再来看人类:完整的人由各器官组成,心脏、大脑、手和脚…,再进入微观各个部位由细胞构成,各个细胞又由基因构成。倒序再看,人类的基因库如同一个庞大的图书馆,细胞只是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启动正确的基因,然后细胞复制分裂生长出各个不同部位。
源代码和基因存在的意义就是存活下来,源代码要符合人设计的应用,不符合就会被代替。基因要存活在自然界,就要符合自然界,而且要不断突变才能符合变化的自然界。
一个反向思维能让你更清晰些:与其说水果好吃我们才会吃,倒不如说我们需要水果补充能量水果才变得好吃,这才更精准。
所以人是自然界设计出来的。
结尾
人类是自然界设计出来的,为了设计出适应自然条件,眼睛,味觉,大脑…逐渐完善才有了今天的模样,而且还在不断的进化。
这可以回答另一个答案,自然界设计大师比人类师更胜一筹,人工智能只能无限接近人类,而不能取代人类。
完毕,非常感谢您阅读!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