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时代,不需要人的指示
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工业4.0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物联网代表着物与物互联。可以举一个我们生活的应用例子。
例如,我们日常使用的录像机,通常是人按下开关,它才开始录制。而如果录像机联网了的话,即便是人没有携带录像机,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联网,操作录制。智能手机这样一个“物”通过互联网联结了录像机另一个“物”,传达录像命令,使录像机执行录制工作。录制的视频,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直接上传到互联网,进行观看。
因此,作为“物”的录像机通过联网之后的远程操作,对“物”的状态进行监控和驱动。这就是物联网模式。
同时,这些动作未必一定要人来操作,甚至可以自动进行。因此,“物”开始自己会自动地采集海量数据(大数据),会使用人工智能,进行分析。
在智能工厂会发生什么?
工业4.0的工厂可以提前进行思考。智能工厂之中,机器人、制造机械都将互联。同时,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具备与传感器、机器人之间进行通信的功能。智能工厂之中,智能产品以及生产它们的机器人,也就是“生产设备”与“生产产品”实现了互联,可以为满足最高效生产,而进行动态的配置。
在智能工厂中,将最匹配的制造方案传递给机器人的过程,就用到了人工智能技术。但是,德国眼中的智能工厂,并非是以完全无人化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并非将工人赶出工厂,而是让工人利用工厂中的各种物联网传感器感知的大数据,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分析,来实现高效智能制造的管理工作。
王喜文院长亲自做的部分插图如下:
王喜文院长简介:
工学博士,博士后,高级工程师,北京市“百人党外专家团”成员。曾在北京第一机床厂工作2年,为日本开发10年计算机软件,在科技部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年,在北京市房山区挂职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1年,在国家工信部工作8年,历任电子商务研究所所长、工业4.0研究所所长。现为九三学社中央科技委委员、华夏工联网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
出版专著有《工业4.0:最后一次工业革命》、《工业4.0(图解版):通向未来工业的德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解读: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工业互联网:中美德制造业三国演义》、《世界机器人未来大格局》、《机器人+:战略行动路线图》、《工业机器人2.0:智能制造时代的主力军》、《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中国制造2025思维:从两化融合到互联网+工业》、《新产业政策》、《工业4.0:第四次工业革命全景图》以及《中国制造2025大众读本》系列丛书共计20多本。
近年来,受邀为多个政府机构、大型企业以及大学院校主讲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两化融合、物联网、企业上云和中美贸易战等 400多场。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